的好处同样多多,既能加速恢复荆北惨败的创伤,又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蜀国也要裁军,而且是必须裁军。
刘裕这番冠冕堂皇的话,看似是为了蜀国好,可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毕竟他既然提出了裁军,那肯定是不会对自己不利的。
虽说裁军是全国范围的,无论是蜀王党,还是成都王党,统统都要进行裁军,但成都王党已初步掌控了朝政大权,并且还在逐步控住了蜀国的经济命脉。
裁军之前,那些军队听命于蜀王党,等再次征召回来之后,可就未必还会在听蜀王党的命令了。
这对于以陈平为首的蜀王党而言,刘裕这招简直就是釜底抽薪,打了所有人一个振聋发聩,却又无法还击,简直是苦不堪言。
刘裕这就是裸的阳谋,哪怕陈平等人明知这是陷阱,也只能主动跳进去,毕竟裁军确实对蜀国有大好处。
而且成都王党都已经率先裁军了,你蜀王党要是不裁军的话,那就是枉顾国家利益,是不是还想要趁此夺权?破坏蜀国的和平?
不裁军的话,蜀国内战将会立即爆发,而蜀王党作为挑起的一方,将彻底失去蜀国民众的支持,并且还会被刘裕扣上叛国的帽子,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的胜算。
裁军的话,蜀王党的势力进一步削弱,将更加无力反抗刘裕,早晚会被逐步蚕食。
之前是刘季想逼刘裕造反,而现在却是刘裕想逼反蜀王党。
一旦哪一方抢先动手,主动挑起蜀国内战,那该方就会一败涂地,而另一方则彻底掌控蜀国。
陈平自然不会让刘裕如意,相较于挑起内战,没有任何胜算的输掉,他宁愿被刘裕蚕食,毕竟这还有一个过程,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能想到其他办法破解也说不定呢?
陈平也是费劲了口舌,才安抚好群情激奋的蜀王党众将,让他们以大局为重,配合政策进行裁军。
刘裕其实更希望蜀王党反抗裁军,这样他就能光明正大的掌控蜀国,但陈平不上当他也没办法,毕竟他也不想背上主动挑起内斗的骂名。
不过刘裕也没有吃亏,反而占了大便宜,只是掌控蜀国的时间,又要往后推迟了而已。
刘裕不着急,他还等得起。
秦、魏、宋、明、吴、楚、蜀七国都准备裁军,唯独只有隋唐两国不敢裁军。
唐国之所以不敢裁军,是因为秦军就驻扎在关中,唐国本就没什么安全感,现有的兵力都觉得不够用,若是还裁军的话,那不是在找死嘛。
隋国倒不是因为秦军的威胁才没有裁军,毕竟隋军在凉州才是真正的霸主,哪怕是凉州秦军也只能自保而已。
隋国之所以不裁军,则是因为隋军有了新的扩张方向,杨广准备出兵攻打西域各国,毕竟开疆拓土才是发展最快的方式。
各国之中,唯有隋国还能对外扩张,而且西域各国的实力并不算强,嘴边的肥肉杨广没有理由不吃。
隋国都城,大兴城,隋王府内。
隋王杨广正和手下众文武,正在商议出兵西域的事宜。
杨广见隋国的都城设在了金城郡,并将原治所允吾县改名为大兴城,取意味隋国必将大兴之意,由此也足矣看出杨广的野心。
隋国文武同样分为两列,左方是以杨素为首的武将阵营,包括伍云召、史万岁、李焕章、高欢、高昂、高长恭、贺若弼、靳歙、司马欣、董翳等众多大将。
右方则是以高颎为首的文臣阵营,拥有成公英、独孤信、独孤策、祖珽、窦泰、西门豹、费仲、尤浑等众多大臣。
西门豹是随机百召的隐藏人物,并被植入成了凉州平民学子,隋国第一位文科状元。
成公英第一个站出,进言道“主公,派去西域的探子,已探明西域三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