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翰林院就有所耳闻,当下还算镇定。
宋婆子就镇定不了了,“进宫?”
她这大孙子从来没去过皇宫,这万一要出点什么差错,那可是掉脑袋的事儿。
宋元宝点头,又说:“我已经跟崔公公打过招呼,往后会住在宫里。”
“不是白天伴读吗?你赶早去也不行?”宋婆子问。
“大皇子寅时开始早读,咱们家离着皇城又远,再赶早,那我就得丑时起床了,先不说那时候皇城门还没开,就算我有特殊权利能被放进去,也做不到每天公鸡都还没打鸣就起床呀!”
啥?寅时就起床读书了?
宋婆子直接噎住。
她家三郎最刻苦那几年,最早也是天将亮的时候起。
就没见过这么早的。
宋婆子真不知该夸一句大皇子勤奋好学还是该同情他小小年纪就被管束得这样严厉。
宋元宝说完,看向宋巍,“爹,您不会怨我自作主张吧?”
宋巍面上不见生气的迹象,“你能自己分析利弊拿主意,而不是什么都等着大人帮忙裁决,我很欣慰。”
宋巍的回答,无疑鼓励到了小小少年,他弯起唇,双眼里亮晶晶的东西,是被人肯定的成就感和兴奋感。
——
玉堂宫。
赵熙从校场回来,发现几个宫人太监在拾掇偏殿,他走过去瞧了眼,“你们在做什么?”
几个小宫娥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急急忙忙跪在地上,“大殿下恕罪,奴婢们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收拾偏殿的。”
继续阅读!
赵熙的目光从几人身上一一扫过,见都是乾清宫的人,信了几分,又问:“为什么要收拾偏殿?”
宫娥正欲回答,崔公公的声音从不远处飘来,“奴才刚准备去找大殿下解释来着,谁成想到了校场没见着人,只好又折了回来。大殿下有所不知,您亲自选中的那位伴读说了,他们家距离皇城远,寅时早读,他每天丑时就得起,能保证寅时一定出现在尚书房,却不能保证有精神陪您,这不,让奴才转告皇上,咱宫里除了包吃,还得包住。”
赵熙眉心一跳,“听这意思,要是不包吃不包住,他还就不来了?”
“这……”崔公公没敢接腔。
宋家那位少爷他见过,身上有股子少年人的桀骜不羁。
皇上说宋皓跟他爹宋巍是一个模子里扒出来的,这话不假,就白天在国子监那架势,若是不答应包吃包住,对方没准真会直接拒绝。
赵熙没再多言,转身离开。
少年皇子那双眸泼了墨似的黑,瞧不出是喜是怒。
——
翌日。
宋元宝掐着点在卯时之前赶到尚书房。
先生还没开课,赵熙早读完,用了早膳刚回来,在门口碰上他。
四目相对,年方十三的两位少年眼中神色截然不同。
一个淡漠,一个热忱。
短暂的对视过后,宋元宝先躬身行礼,“见过大殿下。”
赵熙拉回视线,声线微冷,“你便是宋皓?”
“是。”
“是你主动要求住到宫里的?”
“是。”
“去年破了大环山煤矿案,今年协助国公带兵剿匪的那位宋翰林,是你父亲?”
“是。”
“除了‘是’,你就不能说点别的?”
“能。”
“……”
两人谈话的间隙,太子太傅董先生朝这边走来,拱手朝赵熙行了一礼,目光转向一旁的宋元宝。
赵熙介绍道:“他是新来的伴读,宋皓。”
宋元宝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