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隔百里之外的乐亭,也有人在读着这薄薄的本子。
“父亲,这是我托人从铁道工程兵军营里拿出来的,是他们给军士们,不,他们的叫法为士兵,上文化课用的。”
“嗯,”杨慎一边看边点头,吱声应道。
“父亲,我还听说这教材是通用的,从刘四郎开始编练两浙团练军开始就用的,几经增删修改,最后定稿,推行到各省团练军。后来刘四郎封汉王,问鼎之势已成,又做了部分增补,便成了你手里的这本。所有水陆师步兵团、炮兵团、守备团、舰队水手水兵,都用的这个本子。”
“你看过了吗?”
“看过了。”
“有何感想?”
“里面的核心是四条纪律。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一切缴获归公,不得拿百姓一针一线,保守军事机密。然后围绕这四点以话本、戏说等方式,讲了些生动活泼的故事。寓教于乐。”
“还有呢?”
杨翯想了想,又说道“父亲,这小册子意思浅薄,语句通俗,但孩儿看完后总是觉得有些不对,但说不出哪里。”
“不对就对了。我听说过,军中还有其他好几本册子,有《士兵条例》、《军官条例》、《步兵操行守则》、《水兵操行守则》等等。这一本是最基本的,学好了这一本才好往下学那些册子。”
杨慎一把这本册子丢在石桌上,摘下水晶眼镜,望着灰蒙蒙的天,许久才叹了一口气。
“或许,四郎把我放逐出来,还是顾念了一份师生情义。真要到了撕破脸的时候,为父我,或许可能死得很难看。”
“父亲,你这是何意?”
“到如今,我才发现,以前知道的那些大秘密只不过是大山一角。所有的一切,都在刘四郎的胸有成竹之中。”
杨翯听完,盯着石桌上那本书看了一会,脸色慢慢变青,憋了许久,终于吐了一口气道“儿子明白父亲的意思了。这本册子,已经悄悄给水陆两师的士兵们讲述一个道理,刘四郎是他们的明公共主。加上父亲说的其他的那些册子,水陆两师的官兵们已经被潜移默化了很长一段时间。”
“你知道就好。现在看来,刘四郎一入内阁,就迫不及待地退伍数万团练军军士。还有不少人暗地里笑话他遣散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是自剪羽翼。呵呵,刘四郎何曾做过这般无智的事情?现在看看这本册子,可以这数万团练军士,跟随他数年,是如何受他教化。而且又跟着他出生入死,建功立业,在他手里领了犒赏,就如同在数省州县的村庄乡镇里撒了数万个忠心耿耿的门生故吏。”
杨翯附和道“父亲说得没错。此前我们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没有想到,刘四郎居然有这般手段,已经在军中将这些军士的人心悉数收拢。”说到这里,他不由想到一点,脸色不由一白。
“父亲,现在居然连铁道工程兵,这等青壮民夫都如此,想必刘四郎始终根本没有放松军中的教化。再过得几年,一批批的被教化的军官士兵被退伍到了地方,慢慢充塞着州县,会逐渐将地方的权柄从乡绅们手里夺过来,至少,那些乡绅无法做到一呼百应了。”
“没错,三郎说得没错。此前那批团练军士退伍比较仓促,现在刘四郎有时间,可以在每批退伍的官兵中挑选优秀者,安插在地方,加以照拂重用,过得十年八年,地方民意和权柄将尽操于这些人之手。届时百姓们有了领头羊,就会走上另外一条路,刘四郎设定好的一条路。”
“父亲,还有报纸这一利器。听说刘四郎已经在京师和金陵分别成立了石渠印书馆和商务印书馆。说是要大力收集天下良本,编撰成书,刊印行发天下。想必他历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必定会在其中夹带私货吧。”
“是的。以刘四郎的聪慧,他有的是办法让不想印发的书胎死腹中,让想印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