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说着话,从城墙上传来一阵脚步声。
随后,便看到一群人从楼梯上一路小跑走了下来,为首之人穿着官服,身材还算匀称,约摸四五十岁的样子。
来到荆哲面前,拱手作揖:“下官昆仑郡知府陈涛,参见荆社长!”
他身后还有一个身穿长袍、看着一身书生气模样的人,跟其他官兵一起作揖道:“下官参见荆社长!”
荆哲点了点头,淡声道:“免礼吧!”
昆仑郡最大的官无非是知府了,也不过是从四品,在正二品的荆哲面前完全不够看,所以他还是要摆点谱的。
众人这才抬起头来,那个书生模样的人看着荆哲,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诗,实在是好诗啊!荆社长,不知这诗可有上阙、下阙?”
荆哲摇了摇头道:“不过是有感而发,随口说了一句而已,哪有什么上下阙?”
“不愧是荆社长啊!”
书生一听,拍手道:“这随口一句,安国无数读书人怕是都望尘莫及,看来传言不虚,荆社长果然是安国第一才子!”
“非也非也…”
荆哲摇了摇头。
“荆社长不必过谦…”
“我的意思是,我不是安国第一才子,而是天下第一才子!”
那书生本来就想拍马屁的,结果哪里知道荆哲自己拍的比他拍的厉害多了,当即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身旁的昆仑郡官员们也处于懵逼中。
倒是了解荆哲的张筱妤和陈剑南等人会心一笑,心道论起脸皮,无人能出其右。
荆哲又问道:“你听说过我?”
书生回过神来:“荆社长高才,无论是在雍州写的‘春水碧于天’,还是后来到了京州,在中秋诗会上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官都有幸拜读过,对荆社长诗才的钦慕,由来已久,想不到能够亲眼目睹荆社长的风采,三生有幸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只要是人,或者是个正常人,自然都希望听到马屁,荆哲自然也不能免俗,看着书生点头不语,示意他继续。
那书生见状,更起劲了:“要下官说,这全安国的读书人,都想一睹荆社长的风采,接受一下荆社长的诗词洗礼,可比读万卷书有用多了!”
“你叫什么?”
“回荆社长,下官陈明波,是昆仑郡衙门里一个小小的主簿。”
荆哲点了点头,心想说是主簿,看他能说会道,而且又在陈涛身边,想必平时干的都是师爷一类的活吧。
“嗯,你不错。”
荆哲说了这么一句,才转身看去:“陈知府,这天都快黑了,你怎么还在城墙之上?”
陈知府马上笑道:“不瞒荆社长说,最近一段时日,衙门里没什么事,下官就时常在这城墙楼上等着荆社长,今天眼看着天要黑了,下官原以为等不到要回去了呢,没想到荆社长就来了!”
“等我?”
荆哲有些好奇。
“荆社长,家师十多天之前就来信说,荆社长会来昆仑郡开办大安报社分社,到时候就让下官全力配合荆社长的工作,把大安报社分社开办起来。因为不知荆社长何时会来,而城里最近也没什么事,所以下官就来这等着了。”
见荆哲皱眉,陈知府又马上说道:“荆社长,家师乃祝相。”
听到这里,荆哲才恍然大悟。
祝同身为安国丞相,算是安国文官之首,他的学生遍布天下,自己到地方上来,他提前打点一下关系,倒也可以理解。
“原来陈知府是伯父的学生,那咱们也不是外人了,陈知府不用见外了,安排我们回住处吧!”
“是,荆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