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母亲,此生说过唯一一句有道理的话就是生于李家,既是你的福气,也是你的诅咒。
母亲已经过世了三年,没有什么狗血的主母鸩杀,只单纯是得病死了。
但这句话,一直牢牢记在李平的心中,半刻也未曾忘却。
与兄长李清经历过父亲的早期生涯不同,自打记事起,他就已经成为了大昭权相之子了。
唯一可惜的是,他只是一个庶子。
与某位同样不甘心于被兄长完全遮掩光芒的人一样。
父亲只以为自己想趁着兄长自辞的“良机”来获取他的支持。
但实际上,李平的野心,远非父亲,或者那位自小就被称为神童的兄长所能想象的。
一向以揣度上心为名的父亲却轻易为自己蒙蔽,或许是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在上面,而从来没有心情用正眼看过自己的缘故。
为所有人轻视,就是庶子的命运。
但同时,这也是庶子的幸运。
而昨夜“忙碌”了一晚的李斯一大早只觉得困倦不已,上到车上就开始闭目养神。
而与李斯同乘的,还有一名看起来三十上下的中年文士。
不同于李斯的风姿卓然,这名文士看起来并无任何特别,属于扔到人群中就找不出来的类型。
不过能够与大昭相邦同乘一车,可想而知,这位中年文士必然有其超出常人之处。
“少主此举,似乎有些冒失了。”
文士话中所指的“少主”,显然就指的是李清了。
通过这称呼,可以看出来,文士与李斯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客卿与家主。
“文约怎么也这么说。”不同于对李平的爱答不理,虽然李斯此时太阳穴还在隐隐作痛,但对于这位名为文约的客卿,李斯的语气还是很温和的。
“或许王上并未有明确有针对太子的意思,但现在国中对于太子变法减刑的非议并不少,王上选择在此时拔擢少主,多少也会有平息事态的意味,但少主如此作为,的确有引火上身的意思。”
不同于李平对于始皇帝的怒火的担忧,中年文士的着眼点显然更多的在于扶苏变法期间,所触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阶级的反击。
缓缓睁开双目,李斯沉吟良久,却不知他是在思考文士的话,还是在对抗脑中的疼痛。
“文约以为,太子如何?”
文士有些不明所以,不知恩主为何此时提起扶苏来。
想了想,文士简单地回了几个字“聪慧过人。”
李斯未置可否,只再问了一个问题“你可知,太子的两位恩师是谁?”
“老廷尉劫,还有……”
说到这里,再看着重新阖上了双目的李斯,文士似乎明白过来了什么。
一时之间,再无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