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熲这个层次,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关注,一言一语都会有人深思,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眼睛在盯着,故而他进宫觐见皇帝,深谈整整一日的消息根本瞒不了人。
邺城的风云也随之变得莫测起来。
而远离邺城的庐江却是一片安宁,至少表面上如此。
夜色已深,大雨如覆盆之水,劈头盖脸洒落,军营里依然灯火通明。
王琳解了甲,负手站在帐前,静静盯着被黑暗笼罩的雨幕。大雨下了三天,一刻也没有停歇,营地里一片泥泞,偶有几棵花草顽强地冒头,马上又被夜里巡视的兵卒给踩下去…
他悠悠叹了口气:“一年年挥师征战,一年年无功而返。本来陈主驾崩,南朝的新帝陈叔宝庸弱无能,正是举兵南下灭亡陈国的大好时机,可朝堂诸公的意见却与我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尤其是高熲,不支持我也就算了,竟还要遣使南下,搞什么缓缓图之?”
“哼,我看他再怎么做好脸色,只怕陈叔宝也未必领情,反当我朝怕了他。唉!”
他心里是很沮丧的,他这边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兵马都已经摆在前线了,结果朝廷的一道敕令下来,就将一万精锐拖在这里动弹不得。
李德林出使南朝,本可直接往秦郡和陈军对接,听说王琳在庐江,大老远绕路过来,把皇帝的旨意又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
这不是上门打脸来了?
王琳一肚子委屈无处宣泄。
他哪里知道李德林心中的恐惧?李德林害怕自己这边刚到陈国,后面王琳咔一下和陈军干上,届时他除了落得一个郦食其的下场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贺若弼和淮南的一干文武在王琳身后,默不作声。
跟王琳相处久了,他们很清楚这位大都督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答案。人老了都很固执,尤其是王琳这种身怀仇恨的老人。这样的牢骚在平日里也不知听了多少次,贺若弼愣是一次态都没表,而他也看得出来,王琳对和南朝修好的事情是半点兴趣也没有。
如果只牺牲一个李德林,可以换得战机一鼓作气收复江北失地、直捣建康,相信王琳不会有半点犹豫。李德林的预防针不是没有道理的。
“朝上诸公想必有更重要的考量,大都督还是莫要置气的好。”
贺若弼见王琳又不吭声,硬着头皮出来劝道:
“陛下英明神武,号令如一,陈主荒淫庸弱,亲近小人,待他国内人心丧乱,我再出兵,定能一战功成!况且如今正是春夏之交,江淮卑湿,大都督聚兵于此,一旦疫病发作,反为敌军所乘,以大都督统兵之能,便算能全尾脱身,也未免不美。”
王琳冷冷望着他,半晌才道:
“难得,你在历阳、庐江被黄法氍打得节节败退,现在居然沉稳持重起来。不错不错,深有长进!只是你此计还是未免消极而进取不足,如君之所言,我大齐还要将伐陈灭周之大业拖到何等境地?”
“高熲、苏威、裴世矩这些正得圣眷的文官,平日里只知道摇摇笔杆、动动嘴皮,他哪里知道我们这些在前线刀山火海的艰辛?咱们是恨不能立时便一鼓作气将南朝、伪周统统扫灭,好挣出一个万世不易的太平来,这样大伙就都能安心,你说是不是?”
贺若弼一听这话,面皮渐渐涨成一团大红布,险些把后槽牙都咬碎。
这老家伙分明就是胡搅蛮缠!难道他贺若弼不希望尽快扫平南朝吗?
贺若弼哪里还能不知道,因为他站在高熲这边,不同意王琳激进的方略,还一纸奏疏把王琳给告了,一心要灭掉陈国的王琳就把贺若弼记在了小本上。
为人臣子,在其位谋其政,贺若弼半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便算是他怀了要挤走王琳的心思,那也纯粹是王琳昏了头,居然想拿淮南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