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宋远亭回国(补周四断更)(2 / 2)

工作,回国加入了中芯国际(中海)。

接受工作的时候,他的工作职责是,做中芯资深副总杨是宁老师的助手,协助他在研发部门推广“结果导向”等企业文化。

宋远亭知道,集成电路的尺度到了纳米级,一个指甲大的芯片有几十亿个晶体管。

超净车间的要求是每立方米少于10个甚至1个尘埃,尘埃的大小界限也因为技术的升级而提高。

这一切,是整个产业的规律,是那些成天打了鸡血喊口号的人无法想象的。

就是各国的领导,也不可能拍脑门就整出一条产业线来。

集成电路,芯片!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奇迹。

从设计到研发,从研发到生产,出现的问题指数级增加,如果没有一流的管理,结论就三个字不可能!

而且,他接受工作时,张如京博士还向他保证,就是不再做芯片制程了。

因为张如京了解到。

让宋远亭这样的人才单纯的做一名工程师或技术员。

并不能体现他的价值。

需要他,把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观念带回来。

改变整个工厂。

影响更多的人。

……

没想到,建厂后才第三个月,中芯公司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让他不得不接受了中芯一厂的晶圆制造部门经理的职责。

这时,中芯一厂问题很多。

张如京博士让心腹副总杨是宁兼一厂厂长。

一厂刚刚成立时进的机器,大都是便宜的、生产系统内存的机器。

现在要跟上国际大厂,跟上正规得多的生产线,自然困难重重。

以晶圆加工的机器为例,一厂是日本生产的“荏原”设备,那可以说是晶圆加工机器的恐龙。

国际大厂则是清一色的“米特”设备,球第一大设备厂商应用材料的产品。

这时,“米特”的输出效率是每小时34片,“荏原”是每小时24片。

别看差得不多,加上良品率等多重指标,成本直接差一倍。

让人家怎么比?

其时,还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张如京要找宋远亭来做企业文化。

因为他们只看得到晶圆和产能,并不重视合作等软实力的重要性。

尤其是从英特尔其它部门一起回来的华国同事,也“嘲讽”宋远亭在旁边看热闹,不亲自动手干。

在内忧外患之际,宋远亭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初衷,重新回到一线做部门经理。

文化就是价值观,价值观通过行为体现出来,如果宋远亭继续只动口不动手,同事们就更不相信文化,尤其是合作文化在半导体行业中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