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约翰和教授能做什么事啊?约翰已经74岁了,据我观察,他的身体机能已经接近枯竭,他不可能跟教授到床上去,唉,恐怕两三年内他就会死亡。”
费弗将于1996年去世,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
霍莱吃惊问:“你怎么会知道约翰快死了?”
陈文说:“在我们华夏,有一门学问叫做玄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看世间生老病死,恰巧,我了解一点。”
霍莱像个傻傻的小女生:“你们华夏真神秘,我想去看看。”
陈文笑道:“欢迎啊。”
当晚,约瑟芬教授和费弗没有出门下楼吃饭。
陈文吩咐棕榈厅,将适合老年人的晚餐送到顶级套房。
他自己另外新开了一处套房,拉着霍莱做男女之间的学术研究。
两个人像做坏事的学生,一边自己亲自实践,一边探讨交流教授和费弗当年做过什么样的动作。
硝烟散了两回,霍莱满足得浑身疲软。
霍莱开心地告诉陈文:“你的饭店真的让我感到安全和心安,不用担心被记者拍照。你看啊,整个住宿部,一个顾客都没有,全是自己人。”
陈文笑道:“饭店生意差,居然能被你夸成这样,我还是很高兴的。”
1月28日,星期五。
一大早。
橡树吧。
陈文领着霍莱,与约瑟芬教授和费弗落座。
两位老人精神状态很好,看不出体力透支的迹象。
陈文率先检举揭发霍莱:“伊莲娜怀疑教授你出轨!”
霍莱气得殴打陈文。
费弗哈哈大笑:“我无需隐瞒,昨晚我和约瑟芬确实住在一起,但我们是清白的。唉,我的年龄太老了,十年前已经丧失了男人的能力。昨晚,我俩一直在聊天。”
四人说笑着,享用了愉快的早餐。
下午。
棕榈厅。
霍莱担任主角,主持了她的纽约演唱会发布会。
这是霍莱为了给陈文饭店暖场,故意做的地点选择。
来自音乐、新闻和多家各路机构的纽约贵宾,超过两百人参与。
戴博以广场饭店持股方的身份,担任东道主。
陈文没参加这个活动。
这会他正在橡树吧,跟人谈生意。
对面坐着华纳电影公司老板托马斯华纳的私人助理约纳森,身边坐着安妮斯顿。
《在纽约》的姊妹篇,不用谈,这部剧是陈文这边主创,华纳提供人员、场地和设备租赁。
陈文首先表达第一个诉求,希望把安妮斯顿的经纪合约转到他公司。
他告诉约纳森:“我的经纪人过几天将来到纽约,注册成立经纪公司和制作公司,我很欣赏詹妮弗,想聘她为我公司第一个职员,同时她将获得1个点的股份,替我完成公司注册。”
约纳森当然不会反对,像安妮斯顿这样的三流女演员,华纳公司拥有上千个。安妮斯顿跳槽改经纪合约,这点小事不需要向托马斯打招呼,约纳森就有权力签字。
接下来,陈文开始谈《老友记》了。
陈文大拍马屁,夸奖美国电视剧是全球的标杆。
这话其实是事实,比如陈文提到的1985年首播的《成长的烦恼》,简直就是影响全世界电视剧行业发展的一部剧。
铺垫完毕,陈文讲述了他心目中《老友记》的大纲,也就是第一季的故事线,六个从中学到大学期间建立起联系的美国白人青年,工作和生活在曼哈顿,以中央公园咖啡馆和合租公寓为主要场景,讲述他们的琐碎经历,反映出美国青年的奋斗精神和他们之前的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