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1章 时代大潮下的越剧团(2 / 3)

流失。

老校长举了个例子,几年前长影拍摄《五女拜寿》,主创班子是小百花,剧团贡献了几十名男女演员,将这部传统剧搬上了银幕。

原本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大好事,可是在拍完电影之后,演员们形同肉包子打狗,一半数量的演员再也没有回到越剧舞台,他们与小百花解聘,彻底加入了演艺圈。

道理特简单,在小百花拿百八十块的月工资,演一部电视剧电影可以拿千八百块的片酬,人都是渴望改善生活的。

比较出名的其中一位,就是电影《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陶惠敏。这女人就曾经是小百花的。

陈文想起这位了,80年代的国民女神。21世纪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陶惠敏扮演梁老师。

除了那些已经成名的优秀演员流失,几家越剧团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梯队人才培养跟不上。

剧团现状摆在这里,演员收入差,老百姓也不愿把孩子往这方面培养。

如今高校收费改革,形成的几大热门专业是金融、保险、计算机等等,再加上3月份正在召开的两会期间,李总理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全社会更是没有人去重视弘扬传统戏剧。

畅聊间,出租车抵达虹口越剧团。

在老校长的引领下,陈文拜访了一位泰斗级的高人范瑞娟。

在虹口越剧团的办公室,陈文见到了范奶奶。

范老5年前已经退休,今天接到沪音校长的邀请,特意来到越剧团见陈文。

陈文规规矩矩地鞠躬,恭恭敬敬地握手。

范奶奶出生于1924年1月6日,今年70周岁。陈文知道范大师的寿命相当长,老人家前世2017年去世,享年93周岁1个月,又过了两年陈文才死。

得知我国当今最富盛名的流行音乐大才子有意组建民乐团,范奶奶很是高兴,拉着陈文的手说道“小陈啊,你很好啊,现如今能够为传统文化做事的人,太少了!好孩子啊!”

越剧团的团长也对陈文赞不绝口。

范老的弟子,桃李芬芳,数量多到她自己都数不过来,厉害人物一大堆,比如,虹口越剧团现在的台柱子章瑞虹和韩婷婷。

章瑞虹女士,1963年出生,毕业于上戏越剧班,工小生,宗范(瑞娟)派。人送外号,“章二爷”。

章老师和孟老师一样岁数,长相也属于气质端庄型,

韩婷婷,比章老师小一岁,同样毕业于上戏越剧班,同样也是范派小生。

聊起后备人才培养,章、韩两位高人也是唏嘘不已。

章老师甚至开了个玩笑“幸亏陈老师你是来挖乐器手,你若是挖演员,我们可不答应!”

陈文嘿嘿笑。

韩老师接话“我们团里也没什么年轻漂亮小姑娘值得挖,倒是小百花那边……唉!”

范老师微笑打断“行了,不说别人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寒暄过后,陈文说出诉求,招聘琵琶演奏者,要女的。

范老师身子骨很硬朗,不需要人搀扶,她在越剧团工作多年,也不用别人带路,亲自担任领路人。

一行人来到了剧场大厅。

几百人的座位,像一家小型的电影院。

今天没有演出任务,剧场用于排练。

两家剧团的演员,正在一块搭戏。一群乐队成员,落座在演奏区,吹拉弹,好不热闹。

陈文一行人抵达的时候,演员们刚刚结束一幕戏的排练,悬垂的幕布正在缓缓向一侧拉开,切换到下一个场景,一群演职员忙着更换舞台上的布景。

“哎,那个谁,你拉那么快干嘛,着急投胎啊!”一个领导样貌的现场指挥人员,冲舞台一侧的后方骂道,“不想好好干,就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