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任务,并能正常的生活。
这就要求必需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他们具备优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航天特殊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飞行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航天员的培训内容有很多,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
针对航天员的类别和职业不同,其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也不同。
职业航天员方面,比如驾驶员和任务专家,他们的训练内容就非常多,要求也严,训练时间也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非职业性航天员方面,比如载荷专家或科学家航天员,他们的训练内容就比较少,时间也短。
显然虚拟空间是纯数字空间,诞生于计算机的数据里,干涉不了人类的身体,所以只能在记忆和感觉方面影响人类。
就拿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的状态来说吧。
宇航员要记住大量的技术细节,也要对大量的按钮进行操作,在地上训练的时候,他们会有一比一的模型进行辅助操作和记忆,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太空中进行相同操作的时候是飘着的,有一种怪异的无力感,那种感觉跟适应了几十年的地面环境完全不一样。
而地面要想训练那种漂浮状态只能使用水池的浮力模拟,使用抛物线飞行产生的失重状态时间太短,只有几十秒,只能训练其他方面,对于长时间的操作来说根本就没办法。
可关键是水池练习的效果也不怎么好,毕竟水池和太空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只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才使用的。
虽然水池可以产生类似失重的浮力,但是它与分子极其稀薄的太空不同,它属于分子极其稠密的环境。
训练中的宇航员不仅可以在水中感受到漂浮的力量,做动作的时候还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
甚至你向后摆一下手,你的身子会向前滑动,而无论你在太空中怎么摆手,你最大的可能就是原地乱转。
现在不一样了,在虚拟空间中,它使用物理引擎模拟太空环境,那么对于数据来说,它就是真正的太空。
所以对于众人的意识来说,他们现在就是在太空进行各种训练,他们操纵各种仪器的状态也是太空里该有的状态。
哪怕等他们去了真正的太空,他们身体的感受和触摸各种设备得到的反馈也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效果,他们剩下的科目就是身体方面的了。
比如在现实世界里上大型离心机,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对超重状态产生耐受能力,在乘坐或驾驶航天飞行器的时候,可以适应超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