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青蒲山上的女人(1 / 1)

刘院长是个和蔼睿智的中年人,个子很高,微微驼背,带着一副细长镜片的金丝边眼镜。他经常带着微笑透过镜片看着年倾朝,看着所有住在这里的患者,耐心地倾听着他们说话。

虽然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说的话都值得倾听。年倾朝干巴巴地想着。毕竟像她这样具备正常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人,不,在这里应该叫做患者,并不在多数。

主楼的一楼主要是娱乐场所,咖啡厅,水吧,超市,书店,各种小食铺子等。二楼是自助餐厅和各个型号大小的集体活动教室。从三楼开始,就是患者的宿舍了。三楼的患者相对其他楼层来说,病症要轻的多,行为稳定,可以自理,以疗养为主,不需要太多的强制干预措施。比如年倾朝对门房间的年轻人,就是压力过大,过分焦虑以至于高度失眠,伴随机械性强迫症,家里又不差钱,爸妈就给强制送到这里,希望世外桃源般的疗养院能够放松他紧张的神经。不过看在小哥仍然每天拿着消毒水擦拭门把手的这个状态,年倾朝觉得他一时半会儿也出不去。

楼层越往上,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每一层的干预治疗室和常驻医师的数量也在增加。隔音措施和安保措施应该也越来越高级,年倾朝暗暗想到,毕竟楼里还挺安静的,而且她到来的这么几个月里,从未出现安全事故。

除了到处都是摄像头以外,乐安疗养院就仿佛是一个度假山庄。不过可以理解,毕竟对于患者来说,安全的重要性远远大于隐私。撇开这些摄像头不讲,这里风景宜人,无人干扰,物质条件极为优越,一旦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就会住在这里的现状,运气好的话是可以交到几个朋友的。

七点五十四分,年倾朝出门准备下楼吃早餐。对门的强迫症小哥已经打开了门开始通风,尽管房间里有新风系统,落地窗子也非常大,但每天坚持通风是他的习惯。年倾朝觉得如果自己下点功夫,应该能总结出来小哥的通风时间规律。“没准儿是斐波纳切数列。”

年倾朝在下楼的过程中暗暗想着,今天会不会遇到那个沉默的女人。沉默的女人每次到达餐厅的时间都比年倾朝稍早一些,永远穿着一件暗蓝色的衣服,盘子里永远装着两块玉米和一块华夫饼,头发永远披在脸的两侧,眼睛永远死死地自己的餐盘,却一口不吃,一动不动。与其说她是沉默,不如说她是静止。不知道她住几楼,不太像二楼的人,可能是三楼有护工照顾的人?年倾朝暗暗地想。在这里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精神病人后,年倾朝意识到并不是大多数精神病人都和书里写的那样智商高超,人格众多。即便在乐安这样顶级的精神病院,收的病人很多也都是呜呜乱叫,无趣无味的人。

年倾朝一边给自己的早餐列表里添上了鸡蛋和香肠,一边快步走进了餐厅——果不其然,身着深蓝色衣服的沉默的女人已经坐下开始了她的静止。她身后两排位置的地方,一个瘦小的身影热情地对着年倾朝挥舞着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