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智战来到御书房里,李世民还没有到,应该是去换衣服去了,冯智战让小太监给自己送一壶水以及一些糕点过来,蹲在门槛上吃喝,这一场朝堂的较量,对自己的耗损还是挺大的,赶紧补充点能量,不然一会李世民又要问自己半天,不得把自己饿死啊。
冯智战被人从背后踢了一脚,站起身刚要骂娘,一看是李世民,尴尬地笑笑,指指自己手上的糕点,自己蹲在这里吃东西,确实有点伤风景了,之前应该没有那个大臣敢这样吧。
“臭小子,能不能学好点,你不看看你自己这样子到底像啥,传出去不怕被人笑话,说你没有教养吧,偏偏才情过人,口才更是一流,连魏征这样的老顽固都被你骂得哑口无言,刚刚在大殿上的时候,我看你有意犹未尽之意,跟朕说说,朕在治理国家以及对待邻国上应该怎么做?”
“陛下,这种国家大事您应该问房相他们,问我一个毛头小子算啥。”
“别废话,朕问你你就说,这是正式的奏对,有史官记载的。”
啥玩意,还要记载在史册,这是莫大的荣幸,同时压力也很大,自己要是乱说,搞不好就遗臭万年了,冯智战将最后一块糕点吃下,定了定心神。
“陛下,这记载史册就算了吧,我就胡乱一说,您就这么听着,采不采纳都无所谓,你把排面搞得那么大,臣的压力很大啊。”
“你先说,要是说得好,朕就让你的名字与朕一起流传千古,要是说得不好,朕就把它删了。”
这不扯淡吗,正式的奏对那是说删就能删的,纯属哄骗小孩子,冯智战心里明白但也不敢说出来,想了想说道:“行吧,那臣就说说,臣先声明,接下来的话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不喜请忽略,这句话一定要记下。”
“好好,起居官将他的声明记下,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是,陛下,臣的策略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内王外霸”,内王就是要以王道治理国家,发展国家,让百姓衣食无忧,民富则国强,这方面陛下与大臣们已经在做了,臣就不多言了,臣主要说说外霸,外霸,顾名思义就是对外实行霸道,有利必争,谁不服就将他们打趴下,让他们臣服于我们,害怕我们,敬畏我们,积极的抢占各种资源,为大唐的发展壮大支持。这种通过掠夺他国财富壮大自己的行经,一旦公布出去,臣必定会受到无数的攻讦,因为他们长期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遵循的是内圣外王,不是说这种政策不好,只是我质疑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对别国那么友好,他们给了我们什么?我之所以坚持内王外霸,是因为这一策略可以在壮大自身的同时削弱对方,陛下请想一想,如果我们用别国的劳力为我们修路,我大唐百姓的劳役是不是就减轻了,如果把别国的资源掠夺来,我们缺少铁矿石,那就抢铁矿石,缺少铜就抢铜,缺什么我们就抢什么,从别国获得补充,这不就可以加快我大唐的发展速度了吗。”
“你说的有道理,可朕现在也不敢实行这一政策啊,不说外国怎么反应,单单国内的那帮人,朕就很难说服他们。”
“试问陛下一句,外国怕我们,向我们称臣,是因为仁义道德还是因为我们大唐有强大的军队?仁义道德又值几个钱?在我们强大的时候,跟他们讲仁义道德,他们会感激我们,称赞之声不绝,可当我们弱小的时候呢?眼前的历史还不能说明问题吗?高句丽,东突厥等等这些国家在我们弱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如果仁义道德有用,陛下为啥不派那些所谓的仁义之士御敌于国门之外呢?骂他们一句贱人也不为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光说不练算啥。”
“好好说话,不许骂人。”
“是,臣一说起那些腐儒就来气,凭着自己多读了点书就在那叽叽歪歪,五谷不分,六体不勤,他们除了能耍耍嘴皮子,于国于民又有何用处,简直是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