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缓慢向下且有些弯曲的溶洞内,李云霄沿着溪边一侧,在不断的向前探索中,他一时顺着手电筒的光线边走边看,一时关闭手电筒后站着边听边嗅,并在前行中不断交替的重复着。
在走走停停中,李云霄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一路上没有发现岔洞,只看到溶洞的高度在不规则中渐渐变大,洞高已十米有余,各种形状的灰黄色钟乳石如垂帘般的挂在洞顶,有的只有几十公分长,有的长达一米多,偶尔还有水顺其滴落。
两侧洞壁平整,呈八十多度而立,溶洞宽度在较缓的弯延中呈不规则变大,洞宽也到了七米左右,时不时的会看到洞壁上有泉水涌出点,有的从顶部飞流直下,有的从洞壁喷涌布出,有的沿着且随着洞壁上的裂缝渗漏而出,且在向下前行中也越来越多,各出水点的涌水量也各不相同,涌水口直径从几公分到几十公分不等。
在前行中,小溪在地面的所处位置,以由中部渐渐偏向和紧靠一侧洞壁,溪内随着水量的不断增加,水面的宽度和深也渐渐变大,水流速度也在逐渐变缓,水体仍旧清澈见底。
在清澈的水中,经常有成群集队鱼儿游动,鱼儿身体半透明,能隐隐可见骨骼内脏。鱼儿大小不一,但都以大小分群,有小到每条长几公分的鱼群在水面游动,也有大到每条长二十多公分的鱼群在水中游动,偶尔还能看到长约五十公分左右的鱼儿,其单独或几条一起在水底游动。
随着溶洞宽度变大和小溪侧偏,洞内的地面情况也在变化着,在李云霄前行方向,小溪也紧贴着左侧洞壁,并逐渐变宽到两米左右,正在向河流演变。右侧洞壁下是一条坡堤,坡顶宽约一米左右,上面乱石林立,让人勉强可以通行。
李云霄沿着坡堤前行了约半小时后,在一个约棹面大的石面上,他站着缓慢的转动着身体,双目随着手电筒的光线在环视着周边情况,此时,他身处的溶洞空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溶洞顶高约二十米左右,溶洞底宽达十五米左右,水面宽度在十米左右,脚下的坡堤顶宽在两米左右,其坡势也相对平缓,并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石块。
随着观察,李云霄的嘴巴张得可放进一个鸡蛋,面容惊叹的看了近十分钟后,面部表情才渐渐回归自然。他此时看到了从来没看到过和想到过的场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创造出了眼前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妙景象,千姿百态的石笋、钟乳、石柱、石漫、石镰、石瀑、石花,处处展现着古、奇、绝的特点,让他心中非常震惊和感叹。
在溶洞顶部,有大小不一的钟乳石,在毫无规律的悬挂着,有吐莲花状、锥状、片状、线状、笔状、华盖状、卷曲状等,有的一簇簇,有的一片片,有的如古莲倒悬,有的如水帘帏幔,有的如巨剑悬空,有的如象鼻下垂等,尽显千姿百态,可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溶洞两侧的峭壁上,各种各样的石笋、石柱、石花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随处可见,有的如擎天玉柱,从洞底向上延伸,部份直达洞顶。随处可见的石花千姿百态,瑰丽通透,在手电筒的光线照射下会折射出多彩光芒,让人琳琅满目。在洞壁偶尔出现的涌水口下,有如梯田状的石台贴壁而现,还有一些如同龟、莲、盾、钟等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晶莹剔透,到处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限生机。
洞内的这些自然奇观,如果是对游客来说,就一定会在此流连忘返,但对此时的李云霄来说,他心情澎湃的看了一遍周边情景,便在心情逐渐平静后坐了下来,他的脑子里又被脱困的欲望所占据。一路走来,没有看到过向上的岔洞,虽然偶尔有横向岔洞,但都很短,如死胡同般的存在,让他几次从期望变成了绝望,而此时的洞顶也高不可攀,就算顶部出现岔洞,对他来说也是无能为力了。
走了那么久却累探无果,使他的心情在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