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欲探春,未见莺花迹。
刚过了一个寒冷而漫长的冬天,二月的长安正是春寒料峭,虽然时序已是仲春,但仍不见早春景象,却一点不影响都人士女的探春之心,二月一到,乘车跨马,去长安城东南郊外踏青的人络绎不绝。
尤其是省试刚过,榜单未出,一千八百多名寄居长安的举子们,饶是其中早有在前两场落榜者,可念及接下来又是一年慢慢的重考之路,现在正好恣意逍遥一下,以排遣落榜的失落,是以郊游的文人举子也相当的多。
柳文苏在长安已是第六个年头,在秘书省熬了大半年后,终于轮到他抄校女皇“宣索书”,也就是女皇点名要读的书。
想到女皇如今年事已高,已经上了七十岁,视力多半不如年轻人好,柳文苏也不凸显自己的书法,就将字抄写的四四方方,又特意将字扩大一倍,女皇看得十分悦目,赞了几句,自那以后女皇的“宣索书”就成了柳文苏的专属差事,时日一久,就在女皇处挂了名,又逢女皇临时要人抄书,柳文苏这就被召见了。
彼时朝堂课考官员,其外貌美姿美仪乃一项硬性指标,女皇见柳文苏外貌清隽,谈吐有度,自起爱才之心,又大赞几句。
圣人的一举一动,自来为八方关注,有女皇这一大赞有才,这时又正好入冬,到了一年一度的科目选考试,这是比科举更高一级的考试,只有拥有前进士出身和官员可以参考。
若是能在科目选考试及第,前进士、选人不用等四年的铨选直接授官,在职官员不用经吏部四年考核评定升职或降职,就能直接高升至少一个品阶。
是以,每年参加考试的前进士和官员不计其数,能及第者却最多不过三人。
柳文苏在任秘书省校书之前,年年参加科目选考试,却年年落榜,今年有女皇大赞其人才,估计考官受其影响,柳文苏一举夺魁,被擢升为正八品右拾遗。
拾遗,有左右拾遗,斯时左比右大,但都是以谏为职的官员,顾名思义就是捡起皇帝在政策上的失误,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兼助理机构,专职负责看管供其他谏官呈递奏折所用的四只匣子。
所以,柳校书就成了柳拾遗,编制隶属于中书省,此乃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堪为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以中书令为长官,任首席为宰相,而宰相更是士文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柳文苏这才当了一年的校书郎,就升迁到了权利核心部门,虽然还就是个最底下办事的基层文官,可前途无量,而且还在女皇处挂了名,一时间在士文人圈里颇为炙手可热。
这一开春各种宴会多了起来,柳文苏又是正月最后一天新上任的,如今正是新鲜期,每日邀请帖如雪花飞来,即便不他想去,也有推迟不掉的。
总之,刘辰星从省试结束回来那天起,柳文苏就几乎每隔一天都要赴宴,反正和年前还是柳校书时完全不一样,像每天在家押着他们兄妹填鸭式恶补学习,那根本就不可能。
家里没有柳阿舅,刘青山也同样不在。
省试一考完,薛程就每天都神神秘秘的拉着刘青山去赴宴,还专门撇下彼此的两个胞妹,一看那宴会就是少儿不宜。
阿兄也二十了,有些场面还是该见识一二,更重要相信自家阿兄的品性,刘辰星也就当什么都不知道的被独自留在家。
如是,就在五位考官聚首开始阅女举子的策文试卷之时,刘辰星则一个人被孤孤单单的留在家守门。
虽然对所答策文颇为有把握,但科举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像柳阿舅那么有才一个人,都还考了四年,刘辰星自也不敢懈怠,何况十年下来学习惯了,一日不学习总觉得有所欠缺,遂省试过后,她照常清早起来读书晨读,书法练字。
这日一样的作息,晨读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