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政委听到了许多关于师两位主官的事,心情很是忧虑。武鹏的事就不说了,还是老一套,工作方法粗糙,自从受了处分后,一直不能进入工作状态。但关于政委司空谏的说法,就不能不引起王政委的注意……
大概所有人都不理解,王政委为什么如此看重司空谏?这其中却原来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只有王政委一人知晓了。要说起来,王政委对司空谏可谓神交已久。当然,仅就他个人而言,司空谏本人并不知道。
王政委是一位特别爱学习的人,他有个习惯,不管再忙,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看书、读报和记学习笔记。他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收集文章,他会将各大报纸上,他认为写得好或者有意义的文章剪下来,在旁边写上随感,然后再粘贴在资料集中。
王政委第一次知道司空谏的名字,还是在军报上看到,他觉得此文章作者的观点非常前卫,眼光也特别的独到和犀利,文字功底很好。很多对我军政治思想工作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让他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只不过,他——王海没有写出来,是在团里实实在在的、默默的去做。而他——司空谏是把这些化成了文字,发表在了报纸上。王海当时并不知,司空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指导员,而他已经是团政委了。
从此,王政委就特别关注司空谏的名字,他发现此人所写的文章常见诸大报,文体的种类及内容的涉及面还很广。尤其那篇《军星在飞雪中闪耀——记一等功臣罗杰》的报告文学,让他看后,当即流下了热泪。
直到现在,这篇报告文学,王政委还保存着资料集中。王政委就是通过这篇报告文学,知道了司空谏的所在部队,他很希望有机会能与此人会一会。
巧合的是,王政委后来调至a军当了军政委,他从侧面打听司空谏的情况,得知司空谏从政治学院研究生毕业回来,现任团政委,并将所在团的政治工作,搞得非常有特色,不仅在群众中的口碑非常好,而且z师领导对他也格外器重。王政委曾想到z师去一趟,借机去会会司空谏,但工作上的事却让他迟迟没有成行,这让他很是遗憾……
此次,武鹏和司空谏到军里“负荆请罪”,是王政委第一次与司空谏相见,现实中的司空谏,与王政委想象中的样子特别的吻合,令他非常欣慰。要不是碍于身份,王政委确实很想与司空谏拥抱一下。
这个拥抱只是代表了王政委对“老朋友”的特殊欢迎方式,不包含其他任何意思。但王政委没有那样做,反而因为师的工作,很严肃地批评了司空谏……
王政委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司空谏,他的很多事情,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给王政委。就以司空谏不让师政治部上报救人一事来说,事情发生不久,王政委和肖军长就从媒体上得知了此事,但他们都没有过问,而是静观司空谏后面的行动。
二位首长很满意,司空谏既没对此事大张旗鼓宣传,也没向军里汇报,以得到军里的表彰。就这个举动,便让二位军首长对刚上任的司空谏刮目相看。由此,王政委认定了司空谏不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个非常务实的政工干部,而且对司空谏在关键时刻,能果断行事,他和肖军长都深感欣慰。
当时,肖军长就很高兴的对王政委说了一句话
“老王,司空谏这个人,你选对了。我看啊!别看武鹏张扬的不得了,他早晚会被年轻的司空谏降服。别说,看不出司空谏长得那么书卷气,讲话也不紧不慢,办起事来倒有种军事干部的架势。不错,是个智勇双全的好主官!”
……
然而,最近对于司空谏不利的事,陆续反映到王政委这里,身为军政委,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司空谏,不断反思,难道是受“旧情”影响,真的看走了眼?启用错了司空谏吗?……
司空谏用喝酒要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