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小利,方能有大谋。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一时之间的得失又能算什么?
只有长久之下,长远的利益得失,那才是真真正正,要考虑到的,要安排好的。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团队,也是如此。
一个朝廷一个国家,更应如此!
若是只看着眼下,计较短浅的得失,那朝廷和权贵,自然不甘心放手。
但是!
若是如此,必然不能深入人心!
很多的朝代,都是因为,过于的照顾士族权贵的蝇头小利,而失去天下大利!
最终,整个朝廷,分崩离析!
比如,明末,崇祯就是被那些东林党权贵忽悠的一套一套的,为了照顾东林党人的小利益,而至天下百姓的切身生死利益不顾。
结果呢?
神州倾覆!
大明,亡,崇祯,亡!
所以,当一个政权,过分的只偏向于权贵的利益,而至广大百姓的生死于不顾,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当然,说到底,维护权贵的利益,的确也是稳固上层建筑的最好良药。
若是动了他们的奶酪,上层建筑一旦不稳,那天下,也可能会随之而大乱。
秦朝和隋朝,两个大一统的短命王朝,也都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所以,如何能够,既能让上层建筑的稳固,又能照顾到底层基层民众的利益,
同时也能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兴致,那是一个旷古的难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
这需要非常的手段,非常的谋略。
当然,更需要一个来提出来并实施下去的高智能团体。
沈心和赢政,就是这样一个组合。
一切的天才手段,由沈心提出。
一切的政策改革,有赢政来颁布实行!
一个有足够多的手段和谋略,一个有足够大的气场和威慑,这就是最佳的君臣组合。
比如,商鞅和秦孝公,就是这样一个组合。
这样的组合,也是使得大秦能够真正的强盛起来。
商鞅有强大的谋略治国之策,而秦孝公,有足够的定力和气场威慑力,能够慧眼识人,力排众议,推行变法!
所以,他们两个那么一联手,大秦就富强起来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比如孙武在吴国的变法,
齐威王的任用邹忌的改革,每一个都是臣子,有其能君王,有其威,因而能成功。
当然失败的变化更是不计其数,比如楚悼王任用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先成功后失败,吴起本人也被乱箭射死。
后世的王安石变法,也是以失败告终。
还有光绪的百日维新……最终不过是成了历史的笑柄。
诸如此类,多不胜数!
想要变化成功,必须有两点,缺一不可。
第一,就是真真正正有才能的臣子,想要变法,你得有变化的谋略法子,这是软件,是技术,不可缺少。
第二,就是有真真正正,慧眼识人的君主,而且,这个君主,
同时还得有足够大的威严,镇得住场子,威慑并安抚的了众人!
很明显,后世的宋神宗不是,所以王安石失败了。
后世的光绪也不是,所以维新变法也失败了。
楚悼王,应当也算是,但是可惜的是,他太命短了,导致他刚刚一死,
整个变法全都乱套了,吴起在他尸体旁,都避免不了的被万箭穿心,
楚国失去了从强大变为更强大的机会,最终,成了秦国砧板上的鱼肉。
“先生所言,句句在理,朕听闻之,受益匪浅也!”
赢政感叹道,“大秦有先生,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