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发起刺刀突击前进行一轮近距离的排枪齐射或投出一轮糖药手榴锤的战术,本就是明军陆军步兵操典上明明白白写着——朱和墭和他的那些军师、高参,也都是不讲武德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在燧发枪里面上好子弹再去拼刺刀,或是在拼刺前投一波手榴弹,明军步兵的燧发枪兵是根本不可能在肉搏中击败八旗新军火枪兵的。
因为后者的武艺更好,装备也更适合肉搏,他们披着的棉甲比明军步兵们披着的罩甲防御性更好,而且其中一些人还自己掏钱额外装备了一件锁子甲——明军的刺刀也许可以捅穿一层加了铁片的棉甲,但真的很难再扎透穿在棉甲里面的锁子甲。。而他们穿着的罩甲只能护住身体部分,双臂没有甲片保护。
这个时代的八旗新军还保留着许多封建地主兵的特点,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田庄,军籍也可以代代相传,所以他们有动力花钱为自己加装备。所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仅拥有“双甲”,而且还拥有第二件冷兵器,通常是一把可以破甲的短柄斧子。在打肉搏战的时候,他们往往一手持刀,一手持斧,有时候还会掷斧杀人!
而明军的步兵不仅武艺比不上八旗兵,而且他们也很少会自掏腰包为自己添置兵器和甲胄。他们大多是征召兵,服役两三年后如果不能升校尉就各回各家了,也没有军籍继承这一说,自然不肯在服役的时候自掏腰包买装备了。
但是燧发枪兵的不讲武德,却对手持刀斧,身披重甲的八旗兵形成了“降维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物理上的,而且还是心理上的!
因为八旗兵们根本无从判断迎面而来的那些明军手里握着的燧发枪里面到底有没有子弹?
有......还是没有?
这简直就是个想一想都要让人崩溃的问题啊!
何况明军的燧发枪兵身上也挂着手榴锤,而且这些手榴锤的拉火索都系在了皮带上,直接摘下来扔出去就能炸了。
和这样的敌人拼刺刀,想要手不发抖都难啊!
金成凯在刚才的村口之战中也完成了不讲武德的“五步放枪”,枪毙了一个倒霉的八旗兵。不过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再装子弹,因为他已经听见村子里面传出的枪声、爆炸声和呐喊声了。很显然,之前进村的那一队散兵正在被数量超过他们的清军围攻, 必须赶紧救援。
想到这里,金成凯就赶紧招呼自己的手下向村子里冲。因为村子里面的道路狭窄, 根本无法组成横阵, 于是金成凯就命令刚才那一轮交战中没有射击的士兵冲在前面, 自己则带着打空了子弹的士兵跟在后面,一块往高阳洞村子里面冲。
冲了没一会儿, 他们就已经冲到枪声、爆炸声、呐喊声发出的地方——就是金成凯说的那个大宅子周围。
明军的散兵们先一步到达那里,冲进了宅院,爬上了房顶, 还没布置好,一个佐领的清军已经从村子的另一头冲进来了。
这个清军佐领本来也是两百人,但是其中的一个骑兵达旦已经被抽走了,所以只剩下一百六十人, 但仍然是明军散兵的四倍。所以一杀进村子就把这些明军围起来打了,而为了防止明军的援兵,带兵的清军佐领还分出一个达旦去守住村子的东、南两个入口,然后用剩下的一百二十人围攻大宅子内的四十名明军。激战正酣的时候,金成凯突然带着几十个朝鲜兵冲进了战场,一阵乱枪再加上一波手榴锤,顿时就把那一百多个八旗兵打懵了。
而被围在大宅内的明军也趁机反击,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冲杀出来。虽然此时明军的数量依旧比清军要少,但是腹背受敌的清军完全陷入了慌乱,丢下了一地尸体和哀嚎的伤员后狼狈退出了村子。
未时二刻刚过, 一面大明的红底金日月旗, 就在高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