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我们几个人数在30人左右,负责下墓;第二组是策应,主要负责支援、接应;第三组是应急组,负责后勤保障,在古墓外的临时宿营地留守,并随时做好支援准备。
三组队伍分头行进,各自保持两里地的距离,本想着此行应当十分迅速,没想到,我们刚到骊山半山腰处,队伍便停了下来。
站在骊山上向西北眺望,落日的余晖中霞光满天。
“这是......骊山晚照?”
“这么巧,又遇到了骊山晚照?”
绿树掩映下雕梁画栋的晚照亭,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美人,红袖临风婀娜多姿依偎在老母殿北,如此凄美的落日,怎能不令人心醉。
“这不是骊山晚照,是你们想当然了,骊山晚照很难遇到,这骊山黄昏时的景致也是一绝,所以你们误把这凄美的落日判作骊山晚照。”胡斌身边的桑胤颇为得意地说道。
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唐人李商隐在《登乐游原》中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人王之涣说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山顶看日出东方或残阳夕照,大多数人来说自然是见多不怪,虽说其中不乏美感和激动,但多是大同小异难成惊艳,却唯独骊山的落日成为神往佳境。
“桑先生说的是。”我礼貌地点了点头,“我倒是听这里的人说起过,这古人在此修筑飞檐翘角的晚照亭,其实是从别的地方观赏骊山,此处的景色最独特最美,而并非一般意义的最佳的观赏点。”
桑胤这回倒是客气了一点,“林先生见闻颇多,受教。”
“哪里哪里。”
清人杨晃明有诗云:“丹枫掩映西阳残,千壑万崖画亦难。此是骊山真面目,一生能得几回看。”我们之所以会把落日景观当做骊山晚照,闹出乌龙,正是因了如虚幻的海市蜃楼一般,成因极其复杂难得一现。骊山晚照的成因有几种说法:一说,骊山溪流淙淙植被茂密,雨过初晴尘埃绝无,空气清新透视度极好,加之树叶绿草饱含水珠,形成了无数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透镜,又因地形山坳间多水汽聚集,西斜的夕阳正好投射在骊山上,经反光折射等一系列变换,骊山便呈现出奇异的光芒瑰丽无比,宛若梅里雪山难得一睹的日照金山。一说,骊山是温火山,为秦岭地质年代隆起时的产物,属侏罗纪古河床沉积物,主体是侏罗纪砾岩,颜色呈暗红或紫红色。夕阳映照下暗红色的砾岩,经反折散衍等光学现象,呈现出绚烂的金红色光芒。
还有一种说法与一段民间传说有关,说是李渊和杨广交恶在骊山上对阵,山上至今留有杨广插旗处,位置距今天的烽火台不远。藏身在骊山西麓的李渊夫人窦氏,在金刚寺生下了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窦夫人于傍晚时分在寺中凉晒尿布,透过染血的浅红色尿布,看见东南面的骊山诸峰,夕阳下云蒸霞蔚一片红光,惊为天降祥瑞喜曰骊山晚照。
前两种说法虽各有道理,或互为支撑莫衷一是,但骊山晚照是地理和气象共同作用的产物,属自然景观是肯定的。至于最后一种说法,我相信这肯定是后人的附会,或者是当政者神话皇权的杜撰罢了。明人刘储秀曾作诗,吟咏骊山晚照:“复此斜阳相映处,红云朵朵照芙蓉。”
观看骊山晚照最好是夏秋之际,午后雨过天晴,特别是骤雨初歇,空气清亮夕阳斜照,从西北向东南眺望,骊山笼罩于万道金光之中,整个山体披霞流
丹,泛着轻重变幻的七彩光环,山顶全镀着金边光芒四射,耀眼夺目煞是好看,这便是真正的骊山晚照。
如苏东坡所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真切感受骊山晚照之奇美,须置身其外从别处来观赏。观看骊山晚照,地点最好在西北,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近难以全局太远又难以细观,以斜口到灞桥区间为最适宜,最佳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