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皱着眉回忆道,“具体什么牌子不记得了。”
陈光威笑呵呵道:“那铁定是贴牌国产货。傅总,这些年许多国外厂商拿着商标贴在国内上产的玻璃纤维杆上,运到国外后,再向国内倾销所谓的‘进口鱼竿’。
现在的很多人崇洋媚外,迷信国外产品,殊不知这些进口货只是穿着国外商标的国产货……。”
赵艳突然轻轻地咳了咳,陈光威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
“傅总,您别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
傅松哈哈一笑,摆摆手道:“陈总,你骂得对,我也看不惯这种现象。”
陈光威见傅松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不由松了口气,不敢再继续卖弄,转回到正题上,继续道:“碳纤维竿价格高,利润是玻璃纤维竿的好几倍,所以我们光威也打算进入这个领域。”
傅松点点头道:“碳纤维密度小,韧性强,确实是做钓竿的好材料。我今年在美国的时候,钓了两次鱼,用的好像就是碳素杆,比家里的鱼竿轻多了。陈总,你们光威如果生产碳素钓竿,我肯定当第一个顾客!”
“傅总,到时候我送你一根,不,十根!”陈光威豪气道,随即又苦笑道:“可惜咱们国内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生产碳纤维材料的能力,需要进口,可碳纤维是管制品,国外随时能给你断货。
即便能进口,量也不大,而且非常贵。我听说贵集团研究中心在材料方面有不少建树,所以就过来看看能不能合作。”
原来是这么回事,傅松心里有底了,扭头看向赵艳,笑着问:“赵总,你呢?”
赵艳半真半假道:“我听陈老哥说来远景研究中心考察,就跟着过来见见世面,长长见识。”
傅松也觉得她一个搞房地产开发的女人,根本就看不上研究中心的东西,于是跟她客气了两句后,便继续跟陈光威攀谈起来。
“傅总,我来了远景研究中心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大事的人!”一杯啤酒下肚,陈光威朝傅松竖起大拇指。
“陈总说笑了,吃肉吃肉。”能被陈光威竖大拇指,傅松打心眼儿里高兴,还有点小得意,主动给他满上酒。
“自己来自己来。”陈光威虚扶了一下,“别的不说,光一个材料实验室,就让我老陈大开眼界。傅总,我老陈轻易不服人,但就冲着您舍得砸钱搞基础研发的精神,我老陈服你!傅总,这杯我敬你,我干了,你随意!”
酒是男人间最好的润滑剂,两人本来就惺惺相惜,几杯酒下肚后,都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陈总,你打算怎么个合作法?”联络完感情,傅松主动说起了正事。
他佩服陈光威不假,但佩服归佩服,生意归生意,他傅松也不是开善堂的,远景研究中心前前后后投入了十几亿美元,他自然不可能只出不进。
研究中心只有形成了良性循环,才能发展得更好,更稳健,才能为他、为远景集团、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陈光威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傅松笑道:“陈总,有什么话不妨直说,行不行咱们商量着来。”
陈光威咬咬牙道:“傅总,我们光威现在只是家小公司,我盘算了下家底儿,最多只能拿出1200万块钱,我知道这点钱对于搞研发根本就不够,特别是材料这个行业……。”
傅松一边听一边点头,不得不说,陈光威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对所从事的行业了解颇深,绝对不是个大老粗。
一千两百万人民币看似不少,但陈光威说的是事实,这点钱对于材料研究而言,杯水车薪。
他记得陈光威生前搞碳纤维材料研究,不仅把钓具业务每年产生的利润全部投进碳纤维研发和生产,还贷款近20亿元,总投资超过30多亿元,陈光威也因此“脱富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