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战败、拓跋焘身死,受到震动最大的便是之前沆瀣一气的河北世家。
之前他们被崔蔚鼓动,想要联合起来在河北起事,但随即就被刘义隆镇压,并且将其挨个监禁起来。
虽然是被监禁起来,但随后刘义真来到河北后并未管他们那档子破事,这般的冷处理也让他们心下稍安,但是等拓跋焘兵败身亡的消息传来时,他们就知道要糟。
本着自救的心理,所有人都涌上了渤海高氏的大门,希望能让渤海高氏代表河北世家出来向刘义真求情。
渤海高氏则是一副高高在上关我屁事的模样。
之前大家都眼红高允在刘宋朝堂的地位,拼了老命的排挤渤海高氏,现在见风头不对就来让他渤海高氏当挡箭牌,真以为他渤海高氏是怨种不成?
渤海高氏如今的主事人唤作高济,与高允之父高韬是表兄弟,为人明辨事理,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给朝中的高允惹去祸事,所以一直将那些世家拒之门外。
但世家那点事,懂得都懂。
都在河北,谁家没联过几次亲似的?
很快就有自家族人找上高济,将河北世家的话带给了高济——
“我等都知高氏因为有高上官坐镇中书,是为天子左臂右膀,所以才能稳坐钓台。”
“但试问,若是我等都被天子拿下,那高氏在河北岂不成了一家独大?”
“河北自古富庶,又脱离中原百年,若高氏独有,天子岂能放心?”
“还望高公仔细考量,若高公愿意为我等向天子求情,以后河北将以高氏为龙头,使之名望不弱王、谢。”
高济在刚看到时自然是骂骂咧咧的,并且一连处置了好几位私通外人的族人,不过在最后高济也是陷入了反思。.
讲真。
要是天子真的搞死了河北其他世家,高氏岂能独活?
思来想去,高济还是做出了判断——河北世家不能倒!
唇亡齿寒的道理说了千年,高济不会不明白!
当即,他便向长安高允处发了一封信件,自己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邺城面见天子。
初见刘义真时,刘义真还和颜悦色,并且夸赞道:“高允为朕左膀右臂,全赖高氏栽培。”
这温和的态度让高济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即——天子还是需要河北世家的!
不过当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时,原本和善的刘义真刹那间变的不近人情,只是让高济先在邺城住下。
期间高济也收到了高允的回信,信中只有两个字——
“勿去!”
其他人不知道刘义真对世家的态度,身为刘义真潜邸之臣的高允能不明白?
两个字写的笔走龙蛇,充分展现了高允急迫的心情,只是这一切都来的稍微晚了些。
刘义真在高济走后第二天,便在邺城颁布了一道诏令——
“今河北汉胡杂居,人心浮动,当彻查户籍,将鲜卑、匈奴、羌人等部族皆改为汉姓,以安其心。”
这道诏令表明上是安抚在河北的胡人,以温和的“改姓”制度将其纳入汉家体系,实则关键在那“彻查户籍”四个字上。
世家为什么强大?
因为他们掌握着资源。
资源有什么?
土地、人口。
土地便是农耕文明最大的生产资料,而人口又和土地息息相关。
刘义真这道诏令,明面上是要将那些在河北已经定局的胡人安顿下来,实则却是对着世家磨刀霍霍。
这诏令的“阴险”之处自然瞒不过成精了的世家。
但是看明白归看明白。
谁敢有异议?
如今的刘义真可不像上次来河北的时候。
那时候刘义真虽然也是有大军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