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远在平壤的刘义真知道消息的时候,时间又是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路程的遥远让信息传递的格外缓慢,但同时也给了人充足的时间去接受和反思。
“朕该回去了。”
高句丽已定,东北大都是野人部落,唯一能对刘宋边境产生威胁的倭国等到刘义隆未来带兵前往倭国之时基本也能够平定。
除了刘义隆、崔浩外,刘义真没想到的是谢晦也想继续留在这里。
“不回去了?”
“不回去了。”
谢晦在平壤的这段日子,似乎过的格外轻松。
或许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当年谢安远离建康前往广陵时的那片安宁。
对于刘义真下一步的计划,对于刘宋王朝接下来的走向,谢晦似乎已经完全不愿再关心了。
“也罢。”
谢晦要留下刘义真觉得有些可惜,但还是选择了尊重其选择。
“你国公的封地朕就帮你选在这边了。”
“等回去后会有人来勘测舆图,到时候你可优先选择。”
“谢陛下。”
谢晦心中还是有些愧疚的。
他也知道了在长安发生的事情。
他知道刘义真在未来还有很重的负担要扛在肩上。
这时候离去,其实便是抽去了部分支撑刘义真的力量,让刘义真更加孤单的单打独斗。
刘义真读懂了谢晦眼中的情绪,便将手放在谢晦肩上:“朕没事的。”
“跟随太祖皇帝和朕打了大半辈子,也该歇歇了。”
“剩下的路,朕自己也能走下去。”
安慰完谢晦,刘义真便带着大军从海路回到河北,之后又历时数月后才抵达长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当日朕离开长安的时候,记得街道旁的柳树不过手腕粗细,如今居然是已经有碗口这么粗了。”
连风景都如此,何况是人?
回到皇宫后,刘义真没有急着先召见百官,而是去见了孙太后请安。
之后,自然则是将各个妃子一一安抚。
几年的时间虽然不至于让刘义真与自己的女人之间产生隔阂,但是和自己的孩子却不一定。
在孩童最先开始记事的时候,刘义真这个做父亲的却并不在他们身边,这导致刘义真的孩子在见到刘义真时都有些生分。
尤其是长子刘安,已经从半大婴儿长成能跑能跳的孩童。他在看到刘义真时早已不记得眼前之人在他年幼时经常抱着他玩耍,反而是有些畏惧似的躲在王皇后身后不愿意出来。
“安儿!快叫父皇!”
刘安虽然对刘义真的影响有些陌生,但看得出王皇后对其的教育不错,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刘义真面前行了一礼,口称父皇。
王皇后摸着刘安的脑袋,有些歉意,又有些局促不安的看着刘义真。
事实上刘义真也并没有生气,相反,他眼中的歉意其实更浓。
“这些年委屈你了。”
刘义真上来也摸着刘安的头,但眼神却一直看着王皇后。
“王修应该都和你说了,你作为母亲,舍得吗?”
王皇后眼中含着光亮:“听陛下的。”
“因为陛下,最厉害了!”
————————
————————
所有人都在盯着皇宫。
他们想知道刘义真对于王修设立的内阁,究竟抱着怎样的看法。
不过令大家意外的是,刘义真自回来以后除了进行过一次祭天外,连面都没有出过。
就连每月初一的朝会,刘义真都没有出现,好像刘义真压根就没回来似的。
像这般的冷处理自然是引来了不少人的不满,一时间无数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