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故乡(2 / 4)

个很无趣的事情。

没有什么速度感,也没有什么驾驶乐趣,如果一直都是直道,且没遇到其他车辆的话,真的有可能让人开到睡着。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几乎每年都是父子俩交替换着开。

韩梅虽然也有驾照,但她属于慢车派,不怎么敢开高速,更别提还是夜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副驾上偶尔说几句话,防止这对父子睡着。

彻夜行车,天光破晓。

几百公里的路途行至大半,已然能够闻到一丝家乡的味道。

等到下了高速,这味道就变得更加浓厚了,李哲坐在后排左看看、右看看,虽然没有怎么在这里生活过,但对故土的感情似乎总是会异于别处。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乡土情怀。

在一个开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早餐摊边停了下来,李雷下去买了几个老家特色的早点,坐在路边干啃。

韩梅则是点了一碗白粥,一口一口的喝着。

李哲躺在车里吃三明治,在跟刚睡醒还有些迷糊的林悠悠聊着天。

“你们已经到家了吗?”

“没呢,估计还有一个小时吧,刚下高速。”

“哦……”小妮子打着哈欠,然后是一阵窸窸窣窣的翻身动静:“我再眯一会儿。”

“你睡吧,一会儿我到家了也要睡一会。”

“……”

电话那头呢喃几句,已然是听不清在说啥。

夫妻俩吃好早饭,带了个包子上车,发动油门继续向前驶去。

音箱里响起旋律,还有李雷那蹩脚的歌声:“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每年回家,李哲无波无澜,韩梅觉得累烦,只有老李是真真正正热衷于回来过年的。

按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汽车在狭窄土路上飞驰,两旁树影婆娑,从县城跑到了小镇,又从小镇跑到了乡野。

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年韩梅应该算是下嫁——她们家在一个集镇边上,而老李家却还要再偏一些,住在几里地外的一个小乡村。

路过集镇时,一家人先去跟外公外婆拜了个早年。

见面后推推搡搡的收了个红包,李哲又把自己准备好的红包给留了下来,结果遭到了两位老人的一致反对:“哪能收你的钱哦,大孙子。”

“您就拿着吧,大过年的。”

一旁,韩梅也在帮腔:“他难得有这份心,你们收着就是了……这红包上的福字还是他自己写的嘞。”

“哦?我看看……那这红包我是要收起来,钱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鉴于俩老人态度强硬,李哲只得将钱收了回来,然后等临走时,再偷偷塞进了他们枕头底下。

“外婆没再养只狗啊?”

“不养了……你外公觉得太麻烦。”

“我现在也在家里养了个狗,给你看看照片。”

“行,我看看……嘿,这狗长得漂亮。”

老太太慈眉善目的,连连点头,李哲望着墙上那张不知道挂了多少年的老照片,回车里将拍立得取了出来,帮他们连拍了好几张。

对于这种前脚刚拍完、后脚甩一甩就能出照片的机器,两个被时代抛弃的老人啧啧称奇。

虽然以他们现在这岁数、这略为昏花的老眼,这么小的照片已经有些看不太清楚了,但还是很激动的将它们捏在手上,满面红光。

韩梅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地看着这两代人,突然有些莫名的唏嘘。

嘘寒问暖的客套闲谈,韩梅拿了两件换洗衣物下来,打算在自己家里先住一晚上,让父子俩先回去,明天再来接人。

李雷踩着油门仍在哼歌,李哲靠在椅背上,静静地望着窗外。

老妈一年也就只能回家住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