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功在千秋(2 / 4)

不再花费无效劳动,意图改变他们的习性。

这种人命关天的改变,在他没有绝对把握之前,还是别动这个心思了。

殷受写到这里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大禹王进入裸民国也不穿衣服了。

他显然是明白了裸民国自身燃火的情况了,为了不让裸民国人尴尬,只好自己尴尬了。

这种有能力让自己不尴尬却自愿尴尬,就体现了大禹王的高风亮节。

怪不得大禹王民望特高,福泽后代呢!人们从拥护大禹王转而拥护大禹王儿子,就可以理解了。

只要他儿子别犯傻,整天搞那些自取灭亡的事情,平安当一辈子君王应该没有问题。

岳飞评估了神农的这个发现,认为虽然没有解决问题,至少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这个原因告诉那些和裸民国人打交道的人,至少不会再以伤风败俗为理由剿杀他们了。

至于针对那个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实际上是在神农的发现基础上继续努力,如果最终问题得到解决,神农的努力和发现依然是功不可没。

岳飞不管别人,他自己一定要公正,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能别人实际有了大用,却被自己忽略。

这个原则,岳飞认为,不仅仅只评价眼前的有用,而且包括过去以往所有的有用。

有无肠国,无肠国是什么东西?岳飞自己有疑问,一读殷受的笔记体自传,才发现原来神农、大禹、殷受都有这样的问题。

无肠国在深目国之东,那里的人都是身材高大,但是却肚腹空空,没有肚肠,所以被称为无肠国,又称作无腹国,因为肚子之所以被称为肚子,就是因为里面有肚肠,如果没有肠子,肚子的称谓从何而来?

这个无肠国也被视为海外国之一,该国的民众称作无肠民,都说其人腹内无肠,吃什么东西不经过消化这个环节,都是吃完以后直接就跑了出去,一丝一毫的打盹都没有,所以那些食物即使吃得再多,也没有什么作用,纯粹是浪费粮食。

但是,这个无肠国的人,却也是黄帝的后裔之一,许多那个时候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说那些人都是有腹,却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直接跑掉,被那个时候的人视为最大的浪费,他们的人也被当作负面样板,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不要成为无肠人那样的废物。

关于无肠人的来历,说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凡黄帝之子,共有二十五宗,但是不是人人都有姓氏,因为姓氏是重要的人或者立下大功的人才可能获得恩赐。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中,只有十四人获得姓氏,其中有四个人是二人一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其中的姬姓最大,比如西周的姬昌、姬发,就是他们的后裔。

无肠之国的人,姓任,可见在黄帝的儿子当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支派,排名第七位。但是,这些人有一个十分无语的极大弊病,就是他们都没有后代,也就是黄帝的这个封姓,到了这个无肠人这里,就一辈而绝。

根据神农的初步调查,无肠国人其实并不是没有肠,他们吃下的食物只经过一段很短的肚肠,却不没有经过正常的消化吸收环节,化便排泄出去,为了活着,他们要不停的吃不停的喝,才能维持身体正常的需要。

神农据此分析,这些无肠国人的拼命吃东西,也只能勉强保持他们自己的存活,稍微出一点什么意外,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正常吃饭,也就中断了他们的生命。

只是吃饭就已经让他们的生活无比艰难,可是那些吃的东西是不可能自动跑到他们的嘴边的,必须自己采集,还不算更困难的需要花更长时间去种植和收获。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有更多的精力生儿育女,所以他们一辈而绝也就理所当然了,除非有权有势又有钱的大能之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