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照在穿过稀薄的云雾洒向大唐皇城。
一缕阳光照射在高高的竹竿上,秋风萧瑟,撩动竿间上的字卷,哗哗作响。
竹竿下,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昨日的文试空地上,此时已临时搭建一个两丈见方的擂台。
半人高的木头擂台上,四周围着栏木。
咚咚。
台下的大鼓擂响三通。
此时此刻,距离比武开始还剩半个时辰时间。
围观的大唐子民已然没有昨日文试开始时,那般激动,反而个个神色凝重,心事重重。
昨日文试失利,对于大唐民众而言,打击不。
关于此次比武,众人更多的则是担忧,紧张。
空荡荡的擂台上尚且无人上场,台下众人已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也不知这次代表大唐比武的是何人,能否胜过吐蕃王子。”
“吐蕃王子在文试中表现惊人,应该在武艺方面应该没有那么突出了吧,我猜测应该会派其他吐蕃代表。”
“这此访唐的使者听有六个,想必昨日吐蕃王子身旁那三位是些文士,留在鸿卢寺的才是比武的人选吧。”
“可不是嘛,吐蕃王子要是文武两样占齐,那还得了,依我看,这比武乃是吐蕃王子的压轴戏,所以昨日并没有带出来。”
然而,不等这些大唐子民讨论出个所以然,吐蕃王子已然信步走上擂台。
今日,吐蕃王子一改昨日的唐装打扮,皮甲毡帽,凌乱的长发随意披散在脑后。
深陷的眼窝中,一双眸子充满兴奋,扫视着台下。
对于吐蕃王子而言,这此出使唐,彰显的不只是自己的才华,而更多的代表着吐蕃国的崛起。
曾经那个四分五裂的高原部落,已然成为了统一的高原帝国,有了大国的雏形。
现如今正是盛唐危难之际,可谓是一个一高姿态来和大唐建交的好时机!
昨日文试上,彻底碾压在场的所有大唐文人世子们,并悬联长安。
这一举动正是吐蕃王子给大唐子民的一个警示。
吐蕃!已然今非昔比!
想到这里,吐蕃王子脸上流露出一抹笑意来。
晨光下,铁矛锋刃上寒芒闪闪,吐蕃王子手持铁矛,向擂台上一杵,朗声道。
“诸位!今日比武便不用劳烦李公子主持了。
正欲登台的李晦身形一窒,愣了一下,还是缓缓的来到了台上。
李晦仍旧一身白衣书生模样,但就气度上与昨日,判决两人。
此时的李晦,看上去格外憔悴,虚弱。似是在一夜间,变老了几岁一般。
“诸位,李某不才,昨日输掉文试,在此,我像大家陪个不是。”
着,李晦对着台下众人深深躬身一礼。
一介皇室贵胄揖礼道歉,这一举动让四周的百姓世子们惊诧不已。
待李晦抬头时,那看似弱不禁风的身形,缓缓挺直了腰杆,道。
“文人世子们输了,是咱们学术不精,不够刻苦!”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事没有在站起来的勇气!”
到这里,李晦的眼眸中流光闪过,殷切的希望溢满面庞,道。
“大唐尚武,今日比武定是咱们一洗前耻的机会!”
“大唐男儿们!振作起来!亮出咱们的本事,让吐蕃使团瞧瞧!”
这番话义正言辞,正气凛然。
恍若在这一夜之间,那个高傲的公子哥长大了一般,成熟了些许。
作为一个文试失败者,李晦所承受的耻辱,沮丧,一点儿也不比围观的众人少。
然而,此时此刻,李晦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反而号召起众人来。
围观的众人看着擂台上那个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