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玉泉山(2 / 2)

从高处将泉水引到地处的办法。因为玻璃管道,无法紧密的连接。用水压的办法定然行不通,且也没有水泵之类的增压。

好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只是把玉泉山的山泉水引到紫禁城即可。再成立一个泉水衙门,负责管道的日常维护即可。

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即便是异想天开,朱慈烺也决定试一试。

这次,他带着内首辅的两大重臣,李岩与宋献策同行。

当他二人听到了朱慈烺的计划,着实是被吓了一跳。虽然二人聪明绝顶,满腹才华。可是朱慈烺提出来的这个设想,也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玉泉山风景秀美,不得不玉泉山的山泉水,着实清凉甘冽。难怪,这里的山泉水历来都作为皇宫的日常饮用水。

玉泉山泉水储量丰富,且水质绝佳。对于朱慈烺来,非常的满意。

“李岩宋献策,朕想修一条水管。从这里,直达皇宫,二位以为如何?”

李岩和宋献策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半响,李岩才问道:“万岁,这、这路途遥远,且用竹筒简陋。这么远的距离,怕是不成吧。”

一旁的宋献策也跟着点了点头:“很是,臣以为这些都是事。虽这玉泉山地势高,四五十里的路程地势不平。若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仅仅为了修一条水管。且竹筒寿命极短,前前后后维护的成本,怕是远高于从山上运水。”

朱慈烺闻言哈哈大笑:“什么用竹筒引水,若是用竹筒引水朕怎会想这样的法子。如此的劳民伤财,岂不笑话。”

李岩与宋献策加倍的不懂了,宋献策禁不住问道:“不用竹筒,那该当用何物?”

朱慈烺笑笑不话,他知道这些事无法跟李岩和宋献策清楚。等自己做出来之后,他们自然会明白的。

“走,摆驾西山!朕,已经许久没有到西山去看看了。”

西山,朱慈烺的亲姥爷,国丈周奎的发家之地。自从弃恶从善之后,周奎这些年跟着自己的好外孙朱慈烺,捞了不少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