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大魔王降临,退!退!退!(5 / 12)

会,不要辜负孟老的一片良苦用心。”

“孟老岁数大了,大家自觉维持秩序,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咱们今天,时间比较紧张,分为两场。”

“上午主要是讲课,下午为辩论讨论为主。”

蒋校义说完之后,又进来了一个男人,陈南认识对方,这是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叫张学海。

张学海进来以后,看了一圈四周,搬了一张椅子,坐到了第一排,把随身准备的笔记本掏了出来。

讲座就这样开始了。

陈南此时,也打开了自己的“领悟卡”。

领悟卡还有剩余时间。

陈南自然不想浪费这样的功夫。

孟老的声音虽然有些苍老,但是尽力说大声音:

“咱们啊,今天主要是串讲为主,不会专门讲某个内容,主要挑选一些有疑难和不好理解的东西来说。”

“这里呢,咱们就先说一个内经中的六经和张仲景伤寒中的六经传变是有什么区别的。”

“这个东西,是张主任特意让我讲的,说这个是难点,也是考点。”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安静了下来,就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可能都能听得见。

大家很清楚,老爷子说话费劲儿,所以安静一下,让他轻松一些。

但是,孟老真的是实在人,上来不说虚的,直接上干货。

《伤寒论》六经和《内经》六经。

这个东西,的确是个难点,很多时候,很多人区分不开。

因为他既有重合,又有本质的区别。

孟老的声音逐渐响起来。

“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六经,是解读伤寒的前提,也是学习经方的基础,有一些学者认为啊,张仲景是根据《素问热论》关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以及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等论述的,创立了六经辨证轮值的体系。”

“其实……《伤寒论》和《内经》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理论体系,而伤寒论中序文中的确有说道借鉴了素问等,但是,其实并不然……”

“伤寒属于经方一脉,属于经方辨证论治的体系,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际……这是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六经八钢辩证体系……但是绝对不是内经脏腑经络理论体系!”

说话的时候,孟老爷子声嘶力竭一般加重了语气,显然,他是希望大家清楚的记住这些东西。

“这是两种不同的辨证体系,现在的脏腑辨证,其实主要就是内经简化衍生而来……”

孟老爷子真的是高手!

引经据典,信手捏来,胸中沟壑,腹中乾坤,根本没有说一句废话,基本上每一句话,都是言之有理,有理有据。

陈南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伤寒论》的心得在不断的提高。

陈南现在《内经素问》是专业级的。

而《伤寒》只要精通级。

但是,伴随着老人的讲解,陈南能感觉到,这个进度条是肉眼可见的往前走。

十分快!

孟老讲的全都是干货,从来不掺杂水分。

这对于陈南这样有基础的人来说,简直如同福音一般。

要知道,内经本就晦涩难懂,很多条文都是后来医家解释的,但是……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统一的。

这就让后人在学习的时候,增加了不少难度。

而孟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去解读经典。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珍稀。

陈南恨不得抓住每一秒钟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