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就是我们最大的军用运输机,运8……”欧阳绍修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主动对着这些年轻人介绍运八的情况。
“为什么不用运十做军用运输机?”
“螺旋桨飞机,会不会太慢?”
“这么小,运输量是不是太小了……”
一连串的问题,让欧阳绍修不知道如何回答。
相对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单位来说,秦飞能搞出运八,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运十虽然比运八大了很多,速度也快很多,问题是这是民航客机,并不适合军用。
别的不说,仅仅是起降对机场跑道的要求,运十这种根本没法在简易机场跑道上起降,野战机场更不要提了。
“国外最大型的军用运输机,是苏联正在生产,尚未服役的安225,最大起飞重量,超过640吨,机舱内载重250吨,机顶载重150吨,本来是发射暴风雪航天飞机专门研制;其次,苏联在去年巴黎航展、今年英国范登堡国际航展引起世界轰动的安124,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5吨,最大载货量150吨……而美国,C5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379吨,最大载重量130吨……”
谢凯的介绍,让一帮人咂舌,震惊不已。
欧阳绍修都觉得谢凯是来砸他们场子的。
刚刚给这帮小子介绍了运八的性能参数跟使用的技术,告诉众人,运八最大起飞重量不到80吨,最大载重量也才20吨……
谢凯却介绍那种起飞重量超过400吨的飞机……
“告诉大家,是让大家知道我们距离国际上最先进的差多远。有差距不怕,就怕在知道差距后还不努力去弥补!”谢凯继续说道,“我知道,有人或许会说,咱们可以买啊。”
确实有不少人是这样的想法。
这年头,很多人都是那样的心态。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国际合作嘛。
“我告诉大家,在咱们军工单位,这样的思想非常危险!为什么呢?一旦打仗了,我们哪里去买?先不说咱们买不买得起。别的不说,就说苏联的安124,美国的C5这种级别的军用运输机,一架,大家觉得多少亿合适?这还不是有钱就可以买的!还得有很多附加条件……”
谢凯最怕的就是有些人受到目前媒体上的影响。
报纸上天天的新闻都是改革开放的一些报道,今天跟哪个国家哪家企业合资了,明天又是要跟哪个国家签订技术引进协议……
“引进,是因为人家的技术落后了,在咱们这里赚钱。当然,我们花钱引进,能够缩小我们跟国外的差距……但是军工领域,大家得明白,再有钱,都永远不可能买来稳固的国防!”谢凯这句话,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这些刚成年没有多久的年轻人心里。
他们将会是404最核心的骨干。
尤其是基地里面,有不少人被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弄到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专业中。
让他们了解差距,他们在看到外面报道的中外合资是些什么水平,就会清楚国外是否真的会给中国好技术。
谢凯能明白,不代表他的这些同龄人能明白。
甚至很多管理者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觉得有钱就能买到更好的技术,自己研发成本更高,而且还看不到成果……
“你们基地让他们来参观的目的,就为了这?”孙道乾一开始也不爽谢凯的行为。
这完全是打他们的脸。
可听到后面的这些话,才明白谢凯跟整个404的目的。
谢凯点了点头,“有些人心中对国际合作抱着很大的希望。”
孙道乾叹了口气。
后面的参观,谢凯也就没有再跟着一起,对于运八跟运十的设计生产流程,他了解的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