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泛起光亮,黎明升起之时,山川之间,尽是白雾飘动。
红日初升之际,一缕阳光照在新城。
新城城头上。
昔日秦军攻伐新城时,留下的箭矢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白衍站在城道之中,一身秦国甲胄,两手撑着秦剑,目光看着远处那逐渐离去的人影。
这是他在离开齐国之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人。
在外人眼中,他是白氏子弟,但事实上,他一直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在秦国。
他没有亲人。
“小舅父。”
白衍目光望着那远去的人影,呢喃一句,话语之中,泛起丝许不舍,神情落寞。
多年未见的小舅父,没想到会在这般情况下遇见。
方才相遇,就要再次离别。
昨晚交谈到半夜,在小舅父的坚持下,为防止走漏消息,为避免会发生的意外,他亲自把小舅父送回小舍。
用小舅父的话来说,若是住在府邸,那就要杀了小舍掌柜,否则日后迟早有一天,小舍掌柜会提起这件事情,到时候谁能保证不会被楚国商贾听到。
毕竟秦国方才夺下新城,新城内的百姓对于秦军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敏感。
只有回到小舍,让掌柜的知道秦卒是抓错人,最后放了回来,掌柜定然不会放在心上。
“匆匆一别,他日再相见!”
白衍轻声说道。
望着小舅父在城外远处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城墙这里,白衍清楚,小舅父知道他在城头上。
许久之后。
白衍看着人影消失在远方。
这时候,一名秦卒缓缓走过来。
“大夫,腾将军命你前去府邸。”
秦卒来到白衍身旁,拱手说道。
白衍点点头。
最后看了一眼小舅父离去的方向,转身朝着城楼下走去。
新城内。
百姓已经逐渐适应秦军驻守在新城,如今已经纷纷走在大街上。
街道上,男女老少的身影络绎不绝,一副热闹之景。
每条街道上,都有几名秦吏站在布告之前,一些百姓,也都壮着胆子在询问着什么。
毕竟这年头不是谁都识字。
这些百姓多是新城附近的小村村民,眼下新城被秦军攻破,成为秦国城池,他们百姓自然就要遵守秦国律令。
对于秦律他们都不了解,但却都听过,秦律严苛。
与其后面不小心触犯秦律,不如现在问个清楚,知道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
一些百姓看到远处一名秦卒骑着战马缓缓行驶,连忙让开道路。
街道上。
白衍骑着马,看着街道上一个个百姓。
传言中,秦国变法之后,百姓纷纷逃离秦国。
但别说秦国百姓,看着眼前的场景,白衍就能明白,所谓的‘百姓’,其实指的是士族。
新城攻破后,此前在新城的士族,已经纷纷逃离新城。
瑾公曾经说过,秦国变法之初,诸国百姓纷纷跑去秦国,分得耕地。
这句话就不难知道,对于士族而言,秦国律令伤及他们自身的利益,不走就没有活路,但对于百姓而言却恰恰相反。
这也是为何秦国反而越战士卒越多,从独居一偶的小国,在变法之后,变成强国。
若是秦国百姓逃离秦国,秦人攻夺的城邑,它国百姓纷纷逃离,秦国早就在一场场战事的消耗中,自毁国邦。
更何况在秦孝公、商鞅之后,秦惠文王是第一个意识到商鞅变法有不足的人。
比起商鞅,秦惠文王更注重实用,明白秦国不能只有耕种与伐战,必须还要有其他行业。
故而秦惠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