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朝议争论(1 / 2)

“如果按照乐兄的推断,曾经的少帝刘辩要是到了幽州,为什么不打起自己的旗号,在幽州登基称帝,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国贼董卓?”廉颇疑惑的问道。

“自酸枣联盟被武安君逐个击破后,大多数忠于汉室的太守、刺史战死,如今天下又有多少人真的心存大汉呢?甚至连当初的刘姓宗室,参加讨董联盟的也只有兖州刺史刘岱一人而已。

可想而知,实际上真的忠于汉室之人并没有多少,如果刘辩逃亡到幽州后,立刻称帝,号召天下讨伐董卓,很可能会引狼入室。公孙瓒、袁本初甚至当时的冀州牧韩馥等人就会打着勤王的旗号进入幽州。

当时的幽州可没有如今强大,在刘辩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就会被其他诸侯乘虚而入,把持幽州的朝政,成为新的权臣,不过又是一个董卓而已,这是刘辩以及幽州牧刘虞绝不愿看到的。

所以刘辩隐姓埋名,暗地里扩充实力,等到天下有变,立刻以灵帝皇长子的名义在幽州登基,号召天下。”乐毅一语中的的说道。

正在此时,公孙瓒已经完全击破了整个河间郡的盗匪,一半被斩杀,万余人投降,残余一小部分向西逃入安平郡,试图通过安平郡进入中山、常山郡,投入当地黑山贼的麾下。

“回去吧,如今我们的大军在武遂县等着这帮残余的盗匪,可一战而擒,将他们纳入到我们的军中,补充实力。”乐毅说完,就与廉颇一起并肩下山,张江、张河则紧随其后。

…………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七月十二。

徐州牧陶谦的战报以及任命文书送到了京城洛阳。

朝廷上因为此事争论不休。

“哼,徐州牧陶谦好大的胆子,竟然私自任命自己手下的将领为北海郡太守。难道他不知道北海乃是北海王的郡国,即使北海王下落不明,也应该由我们朝廷指派官员接手,他一个徐州牧,如何任命青州的官员?”卢植被免职后,接替卢植担任尚书的丁宫不满的说道。

司徒黄琬闻言,立刻站出来反对道:“徐州牧陶恭祖送来的文书上说的很明确了,乃是因为北海王下落不明,不知去向,才让人暂时代理北海郡太守之职,行太守之事,否则政令无法下达,北海无法兴建,百姓无所依从。”

“青州刺史焦和,在位期间,喜好虚名,空谈哲理,致使政治混乱不堪,盗匪横生,百姓疲敝,如今焦和已经去世,我们是否应该重新任命一位新的青州刺史,去平定东方的乱局?”司空杨彪建议道。

“万万不可,现在的青州乐安、齐郡、济南三郡国都被盗匪占据,派去的官员又没有军队,还需要重新在北海招募士卒,没有数年时间是不可能平定青州的乱局。而且派去的官员如果才能不堪大任,甚至无法解决青州的匪患。

不如等徐州牧陶谦平定完青州后,我们给予其奖赏,在从朝廷派遣官员去接手青州,既不废朝廷的一兵一卒,还能重新掌控青州之地,岂不一举两得?”贾诩目光一闪,正色的说道。

“文和之言有理,不过却有一个隐患。如果陶谦平定青州的乱局后,就坐拥青徐二州之地,到时候生出不臣之心又如何处理?”李儒面带忧色的说道。

“陶谦年龄已经接近耳顺之年,从他刚开始在徐州就尊帝命护百姓可以看出,他的理想乃是死后能得到名垂青史的好名声,绝不可能铤而走险,生出不臣之心。

况且他的长子陶商如今还在朝为官,诸位想必已经和陶商接触过,此子并没有为政的天赋,来到京城后,也深居简出,他的弟弟陶应比起其兄长更是不如。

陶恭祖知道两个儿子的能力,不可能生出不臣之心,不然在他之后,岂不是整个家族要遭遇灭族之祸?”和陶谦素有交情的光禄大夫朱儁立刻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