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月初八。
武陵郡,沅陵县。
沅陵县北靠沅水,南部区域为高大土阜,自古称高大土阜为陵,沅陵县因此而得名。
此时,因沅陵县的盗匪刚刚被平定,孙膑、孙坚等孙氏家族的重要成员皆聚集在此处。
“启禀老祖,荆南四郡的盗匪已经全部平息,除了反抗最为激烈的一些盗匪被我们杀鸡儆猴外,其他人皆被我们收编。
整个荆南四郡的士族和本地豪绅也全部向我们示好,虽然不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但是至少明面上,他们不在反对我们。”孙坚近期在带领军队将整个荆南四郡的盗匪肃清一遍后,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大力称赞,孙坚自己也颇感意气风发。
“这帮本地士族和豪绅之所以犹豫不决,因为他们觉得文台乃一介武人,而我们吴郡孙氏不过是寒门而已。虽然吴郡孙氏世代居住在吴地,家族中也世代都有人在吴郡为官。然而在他们看来,没有在中央朝廷当过官的,皆只是一般的小家族罢了。
嘿嘿,他们这帮本地士族和豪绅,家族中可有不少曾经的中央朝廷当过官的先祖,甚至做到过九卿的亦有几个,这也是他们暗地里不服我们孙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文台你的部下,基本也都是平民、寒门出身,如果有一位大汉的顶级家族投靠我们,在靠他去游说这些本地世家大族,则方便许多。”孙膑直接点出其中的关键所在。
孙坚眉头微皱,他在遇见自家老祖前,杀伐果决,得罪了不少士族阶级,更因为剿灭过许多盗匪,被一些豪绅视为眼中钉,因为乱世之中,往往一些豪族都喜欢和盗匪勾结在一起。
一旁的孙策见到父亲和老祖的谈话,眼睛微微一转,立刻上前说道:“老祖、父亲勿忧,五日内,必定有一位大汉的顶级豪门世家前来投靠我们。”
孙坚正准备呵斥自己长子一声,怎么能在自家老祖面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孙膑带着一丝奇怪的表情问道:“伯符,难道是那位和你有八拜之交的庐江周氏的子弟?”
“庐江哪个周氏?”孙坚呆头呆脑的问道。
当初孙坚平定区星的叛乱后,将寄居在庐江郡舒县,包括自己长子孙策在内的孙氏族人全部迁到了长沙。
孙策到达长沙后,曾经向自己老祖和父亲说起过周瑜帮忙的事情,并将自己和周瑜结拜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孙坚没有在意,只当是孩子们之间的胡闹,而孙膑却默默记下了此事。
对方作为庐江郡的名门望族,居然会对他们吴郡孙氏慷慨解囊,自然让孙膑留意了几分。
“庐江周氏自然指的是,前太尉周景,原大司农周忠所在的周家。”孙膑淡然的说道。
“居然是他们?伯符你确定庐江周氏会有人来投奔我们?”孙坚郑重的问道。
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对方乃大汉的名门望族,如果有人来投,他一定要亲自迎接,给予对方最高规模的礼仪。
“没错,十来日前我已经发出过消息,两日前,我收到消息,公瑾已经带领数位族人前来,估计五日内就会抵达长沙。”孙策兴奋的说道。
“好,很好,这里的事情已经处理完毕,老祖,我们明日就返回长沙如何?”孙坚询问道。
“可!”孙膑意简言赅的说道。
“对了,老祖,虽然荆南四郡的盗匪已经平定,但是还有一伙盘踞在五溪内的少数民族不愿意臣服。他们作风勇猛,擅长山林作战,我们是不是要……”孙坚做了一个杀的手势。
所谓的五溪,其实是武陵郡西南部,这里四面有五条溪流汇集,又有高山阻挡,中间有一块平原地带,适合种植水稻粮食,故而有数个少数民族的部落迁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