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守备宣大——李秉(2 / 2)

葬一事。

朝廷原有八千余名监生等候选任,李秉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严格考核,罢黜庸劣不肖者数百人,适逢朝觐考察官吏时,李秉又打破情面,降罢多人。这些人中多有执政要员的乡党门生。李秉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朝中出现一股倒李的暗潮,吏部侍郎崔恭年资较深,升任吏部尚书的呼声很高,李秉越过他做了尚书,他因此对李秉心怀不满。吏部右侍郎尹旻原来很受李秉信任,后来李秉发现此人心术不正,逐渐疏远了他,尹旻对李秉也有怨恨。他们二人与反李势力结合起来,上疏弹劾李秉,说他专擅不法,揽权结党,列了十二大罪状,宪宗召集廷臣会议,崔、尹等人皆攻击李秉徇私变法,宪宗于是削去李秉太子太保之衔,令他以吏部尚书之职致仕。

当李秉被劾时,朝内风言风语,说李秉要下狱了,李秉深知此次凶险莫测,但他并不为自己辩解,只是听候宪宗发落。当时,天下举人正于京师会试,听说李秉被奸人弹劾,都十分气愤,他们说:“李公天下正人,谁人不知?如果朝廷逮捕李公,我们愿罢试以赎李公之罪!”宪宗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薄责了李秉,李秉乘柴车出都门,朝士相率往送,十余里不绝。

李秉为官三十余年,廉洁自持,风节自励,秉忠为国,赤胆忠心,与当时名臣王竑并孚天下重望,罢官家居二十年,朝野连疏累荐,皆不被起用。李秉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朝廷闻讯后,追赠太子太保,按例赐祭葬,并录其孙李邦彦为中书舍人、习字出身,后追赐谥号为“襄敏”。

史事讲将1三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