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影响,对明朝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度和尊崇态度,经常以‘小中华’自居。
即使到了明朝末年,随着女真族在东北的崛起,两国关系出现了变化。皇太极称帝后,迫使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尽管朝鲜此后在形式上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但在心理上仍对明朝有所怀念。
崇祯的年号,在明朝灭亡后朝鲜依然沿用了两百多年,足足可见其的忠心。
尽管李初玄对后世的“大韩民国”极其厌恶,可他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朝鲜,确实是一名很合格的小弟。
小弟出事了,向老大哥求援,倒也合理。
朱厚照大手一挥,“传,内阁首辅杨廷和、六部尚书与南北镇抚司使,来乾清宫议事。”
~
不多时,被传召的众人纷纷赶到了乾清宫。
朱厚照高坐龙椅,面色严肃,众人行过礼后,他便将朝鲜国王的求援信递给了一旁的太监,令其宣读。
殿内一片安静,只听得太监那尖细的嗓音在回荡。待信读完,众人神色各异。
内阁首辅杨廷和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如今国内局势亦不平稳,贸然出兵,恐劳民伤财。”
兵部尚书王琼皱了皱眉,反驳道:“杨大人此言差矣。朝鲜向来对我大明忠心耿耿,如今其国遭遇此等大难,若不施以援手,恐寒了藩属国之心。”
继续阅读
礼部尚书费宏拱手道:“臣赞同王尚书的主张,大明与朝鲜一向交好,朝鲜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鉴,为天下礼法计、为我大明天朝上国名声计,臣建议出兵入朝。”
杨廷和眉头微皱,沉声道:“王尚书,身为兵部尚书,你会不会太着急了点?”
“愿闻其详。”王琼丝毫不虚这个内阁首辅。
户部尚书王杲此时赶忙开口打断二人说道:“但出兵所需粮草、军备等物资,筹措起来并非易事。”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朱厚照听得心烦,猛地一拍龙椅:“都别吵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朱厚照看向李初玄:“镇北侯,你有何看法?”
李初玄沉思片刻,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为,救是要救,但需谋定而后动。”
“哦?如何谋定?”朱厚照问道。
李初玄道:“首先,当派细作深入朝鲜,探查乱党虚实;其次,整顿军备,筹集粮草;再者,可先派一小股精锐,与朝鲜军队协同作战,试探乱党实力。”
朱厚照问向一旁安静许久的尹笙和古汐,“南北镇抚司使,你们二人怎么看?”
二人对视一眼,尹笙拱手答道:“臣赞同镇北侯的主张。”
杨廷和老眼微眯,没有反驳。
朱厚照微微点头:“镇北侯言之有理。那这细作、军备、粮草之事,六部当速速筹备。”
六部尚书齐声应是。
……
散朝后,李初玄回到府中,心中仍在思考着朝鲜之事。
与此同时,皇宫内,朱厚照也在与周勤和姑苏沐商议着后续的安排。
几日后,细作出发前往朝鲜。
在这等紧张的局势下,一月时间眨眼便过。
一个月后,细作带回了消息。原来,那李钧不仅是一名天玄九段高手,其手下更是聚集了众多朝鲜的练气高手,且倭国似乎也在暗中支持李钧。
得知此消息,朱厚照再次召集众人商议。
当得知朝鲜局势已经如此严重之后,杨廷和罕见的没有再阻止出兵。
毕竟从一开始,杨廷和对朝鲜谁做国王并不在意,一个藩属国而已,谁当国王都无所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