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安王(1 / 2)

东荷西柳 朴实的山桠 1328 字 4个月前

“当然是皇后养子杨文安,他是皇后养子,可谓为皇帝嫡子,再则他本是安王嫡长孙,这可是是正统皇家血脉。高祖皇帝与先辈们辛苦打下的江山,自然不能被外姓窃取。”

“哦!原来是安王家想当皇帝?将军不愧是安王的女婿。”

于劲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语气中带着轻蔑与嘲讽。

“你何意?”

“确认一下造反的人是谁?好给他定罪,不然万一把罪给定错了,冤枉了他?”

“死到临头,口气倒是不小。”

贺宏说着就让大军向前,却只见于劲把手一抬,然后长街两边就燃起了无数的火把,附近的几条街道都被照得灯火通明,好像全城一下子都给醒了过来。

东郊大营的兵马一下子就被层层的禁军包围,不再是于劲带领的那一支队伍,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此时远处驶来一辆押犯人的重囚车,随着囚车越来越近,就看清车上正好是安王与杨文安。

“贺将军,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你懂的吧?原本不好给安王定罪,你正好送上门来。”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贺宏与东郊大营的将士们都傻了眼。

“东郊大营的将士们听着,尔等乃是为国为民的将士,万不可被了乱臣贼子的胡言乱语所蒙蔽,不要听他妖言惑众,他无非就是想为安王上位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太子殿下是皇帝亲自认定的儿子,怎可有错?”

东郊大营听了于劲的喊话,犹豫不前。其实当他们看到安王已成为阶下囚的那一刻,就知道贺宏的谋反计划已失败,犹豫的原因无非害怕放下手中的刀枪依旧要死,心中在衡量拼一把事情会不会有转机。

紧接着轰隆隆的声音传来,皇宫的大门打开了,一群大臣从宫里出来,个个都是朝中重臣,显然这事早已布置好,只等京郊东大营的人入套。

这时又有一位朝臣上前:“东营的将士们,太子有令,缴械投降者不杀,只是会被送往边关当守军。如若尔等顽固到底,等你们将是死路一条。你们入城后,这东南西北四处大门,早就被京郊其它各营的将士围住,在你们面前是三万禁军精锐,至于你们盼望的京城守备军,事到如今,你们觉得他们还会加入到你们当中,一起送死吗?”

这话一出,东郊大营犹豫的将士们再不犹豫,在死与到边关当兵之间自然要选择活着,纷纷上前将兵器放下,听指挥到另一边排队。

贺宏见此,知道大势已去,却依旧不甘心,长枪一提,就向于劲和大臣们冲去,临死之前只想拉一个垫背的。

可他没有注意到,一只快箭正向他飞驰而来,直入他的胸口。

中箭的贺宏抬头看了一眼箭的来处,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上,坐着一身戎装的人,正是他口中的假太子,杨文承。

在场的众将士也都回头看到了太子殿下,禁军里发出一声欢呼:“好箭法,太子殿下威武。”

大臣们都惊了一把,以前也只听过这太子殿下会写话本子,现在日日看他在御书房和东宫处理政事,什么时候他的箭法就如此厉害了?

一场声势浩大的逆反就此落下帷幕,但后续的事情还很多。在场的大臣们半夜就开始忙碌起来,开始处理这场叛变的后续。

那天夜里,可谓是个不眠之夜,京城的安王府、王家、安国侯府都被官兵包围,几个府里的人全部被押往刑部大牢。

只有安国侯府里长公主带着一对儿女躲进了公主府。

次日一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京城时,京城里还是如往常一样安静

前一夜里担心的百姓们不敢太早出门,只在门口或高处张望着,看到外面环卫司的人员如往常一样,一早就在收脏物,心中顿时放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