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胥的前军由于全员骑着马行军,其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军。他们在出发后便迅速领军前去寻找从长安出发的公孙嫣队伍。两支队伍成功会合之后,才缓缓地朝着玉门关前进。经过二十多天艰苦卓绝的行军之旅,两路人马终于在云门关前胜利会师。
在这漫长的行程之中,刘胥一直与文士们紧密合作,共同商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奴隶。通过深思熟虑,他们最终挑选出一百名精英人才,将他们送入军营以及奴隶营。这些人员随后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留在军队当中,另一部分则进驻奴隶营。在军队内部,原已入营的贾许被任命为长史,负责掌管营中的各项事务;李如则担任掾史,专门负责管理兵器装备;而程玉则被委以监军之职,肩负着执行军法的重任。此外,每个曲、营、队都分别设有长史、掾史和监军作为下属官员,并通过加上“曲”、“营”、“队”等前缀来加以区分。这些官员统称为军中三吏,每队还需要在闲暇时间教授士兵们识字读书。这样一来,总计有四十八人承担起了这项重要任务。
奴隶营从今往后改称为县营,这样做可以未雨绸缪,提前确定好未来建国时所需的官府架构体系。县营采取县-亭-里三级管理制度,分别设有县长、亭长和里长。其中,里长负责管理一百户人家,亭长则管理一千户人家。平日里,他们需要处理各种日常纠纷、劳役分配、税收征收、治安维护以及民兵训练等事宜,这些工作都统一由县长来管辖;而到了战时,亭长则要率领民兵听从军队长官的指挥,同时接受县尉的管辖。
目前,县营的主要官员包括:县长法证、县尉黄俎以及县丞鲁宿。具体分工如下:县长主要负责管理行政、人事、财税以及其他各类事务;县尉则主管县兵以及整个地区的治安状况,同时还兼管县财库和武库;县丞的职责是监督察查以及掌管律法相关事宜。至于剩下的文士们,则全部被安排进入县营,填补各级官吏的空缺职位,并负责教导羌人学习汉语和汉字。
此外,针对原有的军队编制称谓,刘胥同样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原本的兵力被重新划分为一军,并设立了校尉以及军三吏。原来的"部"现在改称为"师",同时设置有师长以及师三吏。"曲"则改名为"团",配置有团长以及团三吏。至于"营"和"队"这两级编制保持不变,但仍需设立营长、队长以及营、队三吏。
编制分为五什一屯,两屯组成一队,五队形成一营,两营构成一团,五团组成一师,两师则可组成一军。其中,军队命名为近卫军,校尉由刘胥亲自担任。此外,原有的军队被编为第一师,师长为姜威,长史为贾许,掾史为李如,监军为程玉。
第一团的团长为关宇,其下设有一营长明流以及二营长陈彘,该团兵种为轻骑兵;第二团的团长为张非,其下设有一营长李雉与二营长王虎,该团兵种为步兵;第三团的团长为黄中,其下设有一营长张牛及二营长白驹,该团兵种为弓弩兵;第四团由碧云涛带领,其下设有一营长刘鹿和二营长钱兕,该团成员多为羌人辅兵;最后的第五团由杰仕邦率领,旗下有一营营长薛任归和二营长鲁般,该团兵种包括辎重兵、工匠、医师以及兽医等。亲兵营不入序列,为刘胥亲兵直接统领。
军功爵制需要等到国家建立之后,再根据原有的爵位以及所立的功劳来做最终的决定。所谓军功爵其实就是一种勋爵制度,并不会与实际的军职产生关联。至于具体的待遇还有其他相关的问题,则要等待日后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来详细地确定。
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基本完成了对于军队以及县营的整顿工作,而在行军途中还需要针对一些细节问题做出进一步的细微调整以及相互磨合。值得一提的是,霍去病所率领的大军此刻已然抵达,双方经过会面交流之后明确表示将会把轮台作为第一个攻击目标。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