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之诗,章节句读与韵律交织,内涵丰富,如同永不枯竭的清泉,自然而然地流淌。”
季巧兰的赞美则更为广泛且别具一格:“自古以来,皇帝中无人能在诗歌上媲美陛下……陛下的智慧深邃,思想启发人心,对天意的理解与创造美的才华相得益彰。他的诗作如同点缀天空的云雾,变化多端,无穷无尽。”
叶锋提及的“最受学生喜爱的诗人”显然是对他的讽刺与嘲讽,一种大胆而明显的讥笑。
面对叶锋的嘲弄,乾隆心中长久地回荡着嗡嗡声。他真希望有人能从天而降,痛击那个嘲讽者。
诽谤!这无疑是公然的诽谤!
他的诗歌实际上颇具水准。叶锋是否真的认真阅读过他的作品?他是否意识到,过多发言可能会导致不利的后果?
乾隆渴望在对话中看到有人站出来反驳,却发现屏幕上充斥着“哈哈哈”的笑声。
他的脸上逐渐泛起了红晕:“和珅,季小兰,你们对了我的诗有何看法?你们学识渊博,思想前沿。你们的墨水应该所剩无几,不应只是停留在‘哈哈哈’的表面。我相信你们有更多的见解!”
和珅和季小兰的额头上开始渗出汗珠。他们心中暗自忧虑,若继续阿谀奉承,而乾隆突然醒悟并反戈一击,他们又将如何应对?
乾隆询问:“你们二人为何沉默不语?”
和珅谨慎地回答:“陛下,请勿他顾那些批评之声。您的诗作已经超越了仙人诗圣,远胜于一般才子。请勿因他人的嘲笑而自减颜色!”
乾隆的心情因此略微舒缓了一些。
季小兰心中既愤慨又烦恼。他暗自思忖,和珅竟敢抢走他的话锋!
季小兰权衡了一下,转换了策略,说道:“陛下,您日理万机,肩负着无数重任。能够在如此繁忙之中抽空赋诗,已是一大壮举。您哪还有时间去细致打磨诗作呢?”
乾隆 一肚子烦恼,但勉强接受了这个答案作为合理的解释,这确实是一个机智的转折。“你说得对,对这个人的批评确实过于片面。作为一国之君,若要对我的诗歌品头论足,那就应该与其他皇帝的作品相比较。我的诗作在皇帝之中独领风骚,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一流。”
季小兰感到尴尬,选择了沉默。
自那以后,乾隆便自认为可以与苏东坡相提并论。然而,现在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决定将自己与其他皇帝的诗歌相比较。
尽管乾隆的外在形象似乎并未受到损害,但他的内心却受到了来自上天的批评的深刻打击。
令乾隆失望的是,叶锋似乎洞察了他的心思,开始一一列举其他皇帝的诗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人可能会辩称,乾隆皇帝的治理成就足以令人赞誉有加,既然他日理万机,还能创作出数量相对较少的诗歌,这本身已是令人钦佩的成就。毕竟,其他皇帝在文学才华上未必能与他相提并论。
那些以华丽诗歌闻名于世的皇帝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他们坚持认为自己的诗歌才华与着名诗人相媲美。
然而,将他们与乾隆相比较或许并不公平。让我们客观地审视一下清朝皇帝所创作的诗歌。
康熙皇帝的诗作同样不多,仅有1100首诗篇流传至今,少于季公隐的数量,然而,诗篇的多少并不总是决定其质量的高低。
他的《张海楼》一诗描绘了这样的景象:“千尺高楼耸立,压迫着广阔的天地,我胸怀云雾,无边无际。吞吐着百川之水,月光引领万物,在其影子下起舞,繁星在黑夜中闪烁。那幻想之地究竟在何方?我不贪恋人间烟火,只愿在那舞动中寻找答案。”
这首诗作规避了诗歌创作中的诸多禁忌,读来顺畅而富有情感,令人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