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潜龙入渊》(4 / 5)

结果导致了安禄山等将领的叛乱。

因此,朱元璋采纳了一种折中策略,既封封建王子,又赋予他们相当的权力和地位。

朱元璋自认为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他离世不久,朱棣便发动了靖难之役,攻占了首都。

天庭无需提起此事,因为那只会激怒朱元璋。他怒目圆睁,直视朱棣:“我朱家向来以孝顺和兄弟和睦为荣,全因你这个不肖之子,意图篡夺你侄子的王位!你一直假装良善,但我从未见过你这一面。你的才华又岂能掩盖你的罪行!”

朱棣避开他的目光,低头道:“陛下,我确实没有反叛之心。这其中必定有误会。”

朱元璋冷声道:“无须多言,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你难道忘记了汉朝的六国纷争和晋朝的七帝之乱吗?皆因一群怀着狼子野心的野心家,他们不仅想要清理自己的田地,甚至妄图篡夺皇位。”

朱棣无言以对,脑海中搜寻着可能的辩解:“或许,就如同汉景帝时期,赵充国提议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导致六国叛乱一般,我也是被形势所逼。”

朱元璋闻言,脸色愈发阴沉,转而责备他的孙子朱云文:“显然,我没有将重要的教诲传达给你。”

朱元璋自负其制度完善,为防止后代引发混乱并损害家族利益,他颁布了“皇祖遗诏”,指令后世子孙必须严格遵循。

朱云文慌忙为自己辩护:“陛下,汉景帝时期,诸侯王的势力确实骄横,不得不加以整治。这并非我的过失;或许,时代的变迁使得您的计划需要调整。而且,祖训也明确指出,在必要时刻,削减诸侯王的权利是可行的。”

朱元璋心中略感不悦:“固然,削减诸侯王的权力是可以考虑的,但为何急于一时?我本希望这件事能够维持数代人的稳定。你们这些叔叔们,难道看不出你们并非易于对付的对手吗!”

朱云文语塞,他的存在确实对叔父们构成了威胁,但若直言,他恐怕会遭到众人的围攻。

朱元璋不偏不倚,批评了长孙之后,又将目光转向其他年轻的孙子们:“朱棣,云文过于仁慈;即便他的权力被削弱,也不会太过严重。你还能辩称这并非你的问题!”

朱棣曾对朱云文抱有一定的好感,但对他为何背叛侄子的行为感到困惑,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因此他选择了沉默。

这两位原本疏远的堂兄弟,在朱元璋的严厉斥责下,都感受到了与长孙相似的压力。

随着朱家族成员的耐心逐渐消耗,叶锋缓缓开口:“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辞世,享年六十九岁,遗留下一份遗嘱。”

简要概括,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朱云文的继位,二是葬礼的简单安排,以及严禁诸侯王进京奔丧。

在朱元璋的一生中,他对血缘亲属有着深厚的情感。然而,为何他不容许自己的侄子们为他送终呢?

有说法认为,这是因为边境形势紧张,若侄子们离开,家内部可能会面临高风险的混乱。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了落实第二个要点。

在朱元璋生命的终章,他必定预感到,年仅十九岁的朱云文过于柔弱。尽管军事和文官群体中人才济济,诸侯王们亦年轻力壮,他仍然选择了一场简单的葬礼,以此避免让他的孙子面临更多潜在的危险。

当朱棣得知这一消息时,他已抵达南京城外。

那时,朱云文的亲信提议:“燕王朱棣头脑机智,与已故皇帝颇为相似。北京周边地区英雄辈出,为何不将朱棣扣留,并将其迁移至南昌,以此消除潜在的威胁呢?”

朱云文沉思片刻,最终说道:“我们是至亲血脉,如何能够做出这种事情来?”

于是,朱棣被放行离开。

朱元璋表面上保持镇定,但内心却是翻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