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材料才是一切的基础
江淼购买了几件豆丝衣服之后,便坐车前往民勤县西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他到了之后,在产业园区门口迎接的人群中,除了飞艇公司总经理万高峰之外,还有民勤集团总经理包闻达、副总经理李学民、副总经理常熙英等人。
“老板!好久不见!”万高峰打招呼道。
“老板,欢迎莅临指导。”包闻达脸上略显拘谨。
其他人一一向他问好。
江淼向他们微微点头:“你们都辛苦了,我们里面聊吧!”
“老板,这边请。”包闻达随即侧身在左前方带路。
民勤集团的办公楼并不特立独行,就六栋和普通员工小区居民楼差不多的建筑物组成。
上了办公楼,包闻达的助理已经冲好了茶水。
江淼坐在落地窗前的沙发上,这个会议室刚好在顶楼,通过落地窗的单向玻璃,可眺望附近的产业园区。
不过这里看不到飞艇公司的飞艇制造基地,原因飞艇公司的制造基地距离办公楼和员工小区有32公里之远,而且中间还专门保留了3个大型沙丘改造的丘陵。
将飞艇制造基地安排得那么远,还专门保留大型沙丘作为阻隔,主要是因为飞艇制造基地内,未来需要储备大量的氢气,这不适合太靠近其他工厂和居民区,万一出现意外,还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绿茶。
江淼看着包闻达:“包经理,民勤集团现在的人造蚕丝产能是多少?”
包闻达立刻正襟危坐回道:“老板,目前集团的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10万吨人造蚕丝,不过今年原材料不够,我便让他们控制好产能,等到明年六月份再开始全力生产。”
“布料销售情况怎样?”
负责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李学民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老板,目前销售非常顺利,我们在渭城建立了一个有3000名员工的针织厂,专门生产各种款式的服装,由于我们的产品价廉物美,近期在北方地区的销售量非常好。”
“这一点,我们也是获得了天时地利。”包闻达解释道:“西北地区秋冬季节天干物燥,传统化学纤维生产的布料,在秋冬季节很难避免静电,我们的人造蚕丝在各方面性能上,几乎和天然蚕丝一模一样,可以有效避免静电的产生,穿起来非常舒服。”
至于什么环保之类,民勤集团并没有太在重视,就在标签上标注“环保材料”。
毕竟比起所谓的环保概念,消费者更加看重性价比和舒适性。
天然蚕丝同样环保,可价格却让普通消费者高攀不起。
海陆丰公司的蕉麻布料一样环保,可其舒适性比普通化学纤维和棉布衣服差很多,目前消费市场同样难以扩大,只能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维持生产。
豆丝布料可以脱颖而出,可不仅仅是因为其环保,更重要的因素是性价比和舒适性。
包闻达继续说道:“目前我们的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大约3300万平方米豆丝布料,除了我们自己的针织厂消耗,剩下的布料都销售给了国内的其他针织厂。”
这个产能肯定是不够国内消费的。
要知道国内近几年的每年生产布料面积可以达到近280亿平方米,其实这个规模已经严重收缩的情况,如果是巅峰时期,比如2018年,国内那一年生产698亿平方米的布料。
虽然很大一部分布料是出口用的,但国内自己消费的规模肯定也不小。
以人均每人每年5平方米的消费量计算,拥有14亿人口的国内,每年至少可以消费70亿平方米豆丝布料。
李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