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不说分家,他们也要跟赵老头提建新房的事。
赵老三和赵老四是单纯被骂的心里有气,他们俩也才二十来岁,性子还没被磨平,不够稳重。
两人早上刚偷摸商量好,以后不出去了,就在家里干活,反正不管干成啥样,他爹也不可能饿死他们,结果中午吴氏就说要分家了。
他们的年纪比赵老大赵老二要小个八九岁,俩人是穿一个裤头长大的,感情最好。
但一想到赵老大赵老二从小也是背过抱过他们的,心里的那点气嗖的一下消了,只剩不舍。
赵老头食不下咽,只草草扒了几口饭,就闷头回房间去了。
吴氏看向赵老大安排道:“老大,等雨小了,你就从家里提四斤果子,四十个鸡蛋,去你俩个舅舅家走一趟。”
她侧了侧头看向另一桌,“老四,你拎三十个鸡蛋去你丈人家,请亲家来帮忙主持分家,老四媳妇会写字,等会来我房间,帮我算算账。”
上通村里的人都不是村里本地人,上元二十二年,先帝刚登基不久,朝廷里的贪官污吏还来不及整顿,就逢南方大涝,北方大旱,各地官员从上到下只知道贪银子贪粮,完全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导致不知道的情况的南人往北逃,北人往南逃,路上的尸骨堆成山。
当年因为这件事,京都刑场连斩了一千三百多的贪官,上有从一品的户部尚书谢理,下有源安县主薄李间,导致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杨家也是逃了半年才到了上通村,当时这一带都是空村,当地新来的县令看到之后生怕受上面迁怒,就极力劝说他们留下,杨氏的爷爷杨度因为读过书,还是个秀才,就被县令任命为上通村的村长,他爷爷去世后,村长就由杨氏的童生爹老杨头接任。
几人都乖巧的应了一声。
吴氏也只随意的对付了几口,把事情交代完,就回房间抹着眼泪清点家里的银钱和物件。
赵老大和赵老四则拎着东西分别往吴家和杨家去。
三房的的赵氏从杨氏手上把嘉宝和蓉宝领过来交给大闺女二丫看着,就忧心忡忡的和赵老三把房门一锁,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商量什么。
许氏愣了半天回不过神来,她才是最傻眼的那个人,她每天闹这么一出根本就不是为了现在分家,只是为了把赵老三赵老四名声搞臭,等过几年分家请她家兄弟过来闹一通,分家的时候好多占些便宜。
她当场就要撒泼,话音刚出,就听到耳边传来碗重落在桌上的声音,许氏扭头一看,赵老二正恶狠狠的盯着他。
赵老大赵老二两兄弟都长的像赵老头,人高马大的,又常年下地,皮肤晒的黑黄黑黄的,把眼睛一瞪,就像是画上的凶神走出来一样,这一番黑脸把她吓的心里有点发毛,到嘴边的话硬是吐不出半句。
吴大舅和吴二舅听了之后感慨连连,虽然觉得分家分的早了些,但都没有多嘴,他们都是为人父的,赵老头的想法,他们多少能够感同身受。
老杨头那边就更不会有想法了,女婿分家了多好啊,多攒点钱给他小外孙读书去。
赵氏发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