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过去,几人到的时候戏台子刚搭起来,有一个六十多岁的慈祥老太太被妇人簇拥着坐在檐下烤火。
花莲儿喊了声二奶奶,“你老长命百岁。”
老太太很是开心,招手示意她过去,“莲丫头,过来坐。”
花莲儿带着众人进院,先互相婶子嫂子的叫了一通,拜个年,随后再捧着茶水坐下。
老太太乐呵呵问,“过年累挺吗?”
“累,比在家里累多了,操心这操心那,成天没个消停。”
“你如今做当家人了,操心的事自然多。”
都是本家亲戚,所有人都知道花莲儿的事,如今看到她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就知道日子过的不错。
赵大郎夫妻俩怕有客人上门,又要带孩子,不方便出门,赵四郎要念书,琪宝身子骨弱,也没出来。
这一趟就只有赵二郎夫妻俩,晴姐,慧姐,赵六郎,蓉宝和嘉宝,都是刚成年的小子或小孩,在众人面前不仅辈分小,年纪也小。
老太太拉过赵六郎看了看,问,“这是你们家哪个孩子?”
花莲儿回道:“我四弟妹家里的长子。”
老太太虽然知道侄孙女嫁人了,但对她的夫家并不了解。
花家大嫂解释道:“他娘是杨秀才的亲妹子。”
这么说老太太就懂了,她小儿子是个举人,以前在家没少提杨文礼,见赵六郎年纪虽小,但气度不俗,又想着他家也算跟读书人沾上边了,不免要喜爱一些,“多大了?读书了没?”
赵六郎在长辈面前乖巧无比,“十一了,读了六年书了。”
老太太更加欢喜,“好俊的小子,有礼节的很。”
她夸人,其余小辈不免要附和几句。
赵六郎一点都不害臊,甚至觉得这一趟真的是来对了。
瞧他没有丝毫拘谨,老太太又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又夸道:“性子好,与我们家淑姐儿一样呢。”
花莲儿和大嫂对视一眼,淑姐儿是二房小叔的闺女,今年九岁,养的亭亭玉立,知书达理,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如今说这话,是真看赵六郎顺眼了。
其余妇人心思各异,都分出心神瞧瞧晴姐几个,能被老太太看上的人应该不是简单门户。
见晴姐长的秀气,说话落落大方,家里有儿子的不免就起了心思,至于慧姐,年纪小了点,没和晴姐一样天天与人打交道,见这么多生人,腼腆的不敢讲话,在众人心里就先落了一等。
赵氏发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