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孝心成遗憾,及时尽孝趁当下(2 / 2)

挂与不舍。聆听,便是对这份深情的尊重。

下班后,坐在沙发上,静静听完母亲对小区里菜价上涨的抱怨,对亲戚家孩子考上好大学的感慨;开车途中,让父亲在副驾驶座上尽情讲述他年轻时走南闯北的见闻,那些看似琐碎无用的唠叨,却是他们积攒了一天、一生想说给子女的心里话。耐心听完,给予回应,或是一个认同的点头,或是几句暖心的附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被孩子珍视,那些生活的琐碎、过往的回忆,都能在交流中成为亲子间情感升温的纽带,让爱在家的空间里不断流淌。

五、真心理解,包容暴躁脾性

岁月的磨砺、生活的压力,让一些父母的脾气变得暴躁。也许是一句无心之言,就能引得他们大发雷霆,子女委屈之余,更该换位思考,给予理解。

父亲为家庭奔波半生,如今面临退休后的落差,满心焦虑无处发泄,偶尔的急躁易怒,实则是对未来的迷茫恐慌;母亲长期操持家务,身体的劳累加上对子女的忧心,使得情绪容易失控。当面对这样的场景,子女送上一杯热茶,等他们情绪平复后,轻声说一句“爸,妈,我知道您累了,别生气,咱们慢慢说”,用理解的目光、平和的态度去化解矛盾,包容他们的坏情绪,让他们在失控边缘感受到来自子女的体谅,知道无论如何,家都是可以肆意释放情绪的港湾。

人生短暂,父母与子女的缘分更是弥足珍贵。他们在艰苦日子里咬牙坚持,用青春换我们成长,如今苦尽甘来,他们却已垂垂老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莫要在我们身上上演,趁晨光正好,趁父母尚在,将爱融入每一个行动,莫等黄昏迟暮,才追悔莫及。让孝心在日常点滴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庇佑我们最亲最爱的人,这,才是生命给予我们回报养育之恩的最好机会,是一场不容缺席的温暖修行。

杂烩文心录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