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胎儿是不是老大夫害死的,唐风年一个人难以判断。 于是,他派人去把城内口碑最好的十个大夫和十个稳婆请来,共同协助调查。 外面,雨停了,清风习习。 与此同时,“庸医害死人,一尸两命”、“吉祥医馆的老大夫被几个人围着打,快要死了”、“官府把曹家人都抓走了,这次不知要砍多少脑袋”……各种添油加醋的小道消息仿佛长翅膀的飞蛾子,正在城内城外传播。 这些小道消息给附近的男女老少造成一些恐慌。 特别是那些身怀六甲的孕妇,根本不敢吃药,担心遇到庸医。 治病救人的大夫也小心翼翼,生怕被病患的亲友打骂。 一些胆小之人一听说附近又死人了,就心里毛毛的,一到夜里就感觉黑暗中有阴魂不散的鬼,自己吓自己。 …… — — 外面闹得沸沸扬扬,官府的后院却像一个世外桃源。 赵宣宣在书房里,教巧宝辨认各种药材,并且告诉巧宝,是药三分毒,不能乱吃药。 她看书多,所以对药性和一些病症略懂皮毛。 “对症下药。” “同一个药,可以治这种病,却可能害死得另一种病的人。” “药不对症,可能无异于下毒。” 巧宝觉得,这比念三字经有意思多了,好奇地问:“坏蛋会不会用药下毒?” 赵宣宣点头,道:“世上有很多毒药,确实有少数坏蛋用毒药害人。” “所以,咱们不要随便吃别人的东西,也尽量不要得罪别人,不要结仇。” 巧宝靠到赵宣宣怀里,心里毛毛的,不寒而栗,天真无邪的眼睛似乎窥探到了世间黑暗的一面。 这世上除了好吃的东西,还有害死人的毒药。 毒药甚至会藏在水里,或者好吃的食物里,让人防不胜防。 除了吃喝玩乐和铜板以外,巧宝终于产生别的兴趣,那就是药、毒、怎么治病、怎么解毒…… 有兴趣之后,她变得爱翻书,爱问问题。 有些问题,赵宣宣也答不出来。 比如,以毒攻毒,怎么攻? 比如,哪些毒可以用银针测出来,哪些不可以? 比如,拉臭臭的臭气是不是毒气?闻起来好难受。 …… 赵宣宣答不出来,就带她出门,去药堂和医馆找大夫问。 母女俩为了脑子里的无数个疑问,变得忙忙碌碌,但也收获颇多。 回家吃饭时,巧宝忽然对乖宝说化粪池里的臭气可以熏死人,无异于毒气…… 赵宣宣连忙放下筷子,捂住她的小嘴巴。 如果再放任她说下去,恐怕大家都要呕吐,吃不下这顿饭,浪费这满桌好菜。 乖宝反而笑嘻嘻,并没有因此倒胃口,还说道:“妹妹,我爱听,咱们等会儿再说。” 巧宝点头。 赵宣宣松开她的嘴,她继续吃饭,津津有味。 赵宣宣有点无可奈何。 赵东阳笑问:“风年,案子查得怎么样了?啥时候开堂?” 他作为富贵闲人,又作为官老爷的岳父,最爱去旁听开堂公审的热闹,顺便看看自家女婿多么威风。 唐风年微笑,道:“还在调查中,急不得。” 石师爷赞同,喝口小酒,搁下酒杯,沉重地说道:“这个案子,关系重大,容易牵扯到别的事情上去。” “如果不查个水落石出,不服众,以后恐怕要扣上冤假错案的帽子,被别人拿出来鞭尸。” 肖白很有眼力见,拿起酒壶,帮石师爷斟酒。 王玉娥喝口汤,接话:“究竟是不是庸医?肯定要查清楚才好。” “如果不是,不能冤枉他。如果是,以后大家都别去找他看病,免得再害死人。” 唐母不插话,但点头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