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哎!小师傅,我看你这行头好像是出家之人呢,你是怎么还喝酒吃肉啊?”
道信和尚则是一边吃一边说道:“哈哈!郑大哥,小僧平生修的是这颗佛心,这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小僧认为出家之人的戒律戒规不应成为束缚小僧的东西,喝酒吃肉一样可以对佛祖保持敬畏之心,真正的慈悲,真正懂得修行的人,真正开悟了的佛法修行者,是绝对不会在意形式上是吃肉还是吃素的,因为真正的学佛之人,心意清静如一尘不染的明珠,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的话,济公和尚吃狗肉怕不是早就被佛祖打到十八层地狱去了,有些注重于外在表现的佛家弟子,满口的仁义道德和慈悲,整天念叨的是阿弥陀佛,但是其的心里面却充满了贪嗔痴慢疑以及各种世俗邪见,唯独不见自性和心中的清静,又怎么可能做到如小僧这般的随缘自在呢?正是小僧对于自己修心不修口这种想法的坚信,所以才不会在吃什么这种小事上有所拘泥与计较,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当,佛祖的慈悲喜舍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去服从一些所谓的戒规戒律,整天去做一些所谓的吃斋念佛,一遇到世俗之间的灾祸便只会去低头诵经祈祷,这没有任何意义,也拯救不了天下苍生,更不能成为受人仰仗的高僧,身为佛家弟子不应该只做一些无用之事,佛自然是要拜的、要敬的!但是不能只拜佛不做事!身为佛家弟子更应该将心思放在干实事上,放在那些还在遭受着苦难的老百姓身上,只有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这次是真正的普渡众生,你说呢郑大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大哥听了道信和尚的话,则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见他看着道信和尚的眼中,已然流露出一丝敬佩之情。
估计他也没想到一个仅仅只有二十多岁的小和尚,居然会拥有这般超乎常人的大胆思想!
确实,道信和尚的想法确实是不受传统束缚,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自由驰骋于天地之间。
这种大胆的思考,或许正是道信和尚与众不同之处。在众人皆循规蹈矩之时,他却敢于打破常规,突破固有观念的限制。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探索着未知的领域,追求着真理的光芒。
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道信和尚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太好,我也会感觉能和他合得来的原因吧。
或许在旁人和其他佛家弟子的眼中,这道信和尚就是个异类,但正是这种与众不同,使得道信和尚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和尊重的存在。
紧接着道信和尚则是有些又道:“你们可曾知道了凡大师?”
“了凡大师是谁啊?”老叶此时一边喝酒一边问道。
道信和尚这时则是放下了筷子,一本正经的说道:“了凡大师本名叫袁黄,字庆远,号学海,是明朝嘉靖年间,浙江嘉兴人,他年少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遵从祖训弃文从医,但是却心有不甘,一日袁黄在慈云寺碰到了一位很会算命的孔老先生,这位孔老先生指引袁黄走上仕途,还为他推演了一生的吉凶祸福,包括几时中举、考多少名、何时当官、何时卸任,而且这孔老先生还说了袁黄这一辈子都不会有儿子,并且命不长久,甚至几时离世他都算的清清楚楚,袁黄本不信这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孔老先生的预言也都一一应验了,于是袁黄便陷入了命运的桎梏之中,精神苦闷,沉沦终日,直到有一天,袁黄在国子监学习时游历栖霞山,遇到了一位禅师,名叫云谷禅师,袁黄和云谷禅师交谈了三天三夜,并把孔老先生给他算命之事全都告诉了云谷禅师,而云谷禅师听闻此言却是笑着摇了摇头,云谷禅师说这命由我做、福自己求、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还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而不通,这时袁黄才醒悟到这命运并不是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