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也很肯定这些诗是出自姜旦之手,毕竟旦儿那个记仇本还没锁进箱子里时,她是偷看过的。
里面就有不少诗,并且还是他更小的时候所作。
她平日里修身养性,绝不会来参与这样的事情。
但今日她必须来,因为她知道只要皇后演得好,今日孙儿必定震惊天下,震惊所有读书人。
结果也当然是不负众望。
当然在场的周正国也是信的,记仇本他没看过,但姐姐告诉过他。
皇上就更不用说了,他是有幸观摩过记仇本的临摹本,所以当皇后提议此事时,当即想到如何让姜旦在百官中提升名气的办法,这才将百官全叫来了。
“其实这些诗就是自然而然的在我脑海里蹦出来了,没什么心得体会。”姜旦说道。
“那怎么可能,你那不破楼兰终不还,你可知道楼兰在哪?”皇后嘴快,立马抓住漏洞说道。
“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厄鲁特蒙古国东南一带。”
“你不是看书就相当于要你半条命吗?”
“欸,都是受我娘的影响。”
“你娘?”所有人都惊讶之余,都朝简然看去。
简然无辜的看着众人,悄悄的将瓜子收了起来。
这怎么吃瓜还吃到自己身上来了?
姜宁和若若则非常好奇漂亮婶婶/奶奶的瓜子哪里来的?
“曹奶奶,麻烦叫人把古筝抬过来。”姜旦喊道。
曹嬷嬷应声下去,很快就带人将古筝抬到了下首位置。
姜旦朝简然做了一个很绅士的邀请手势说道:“娘,水调歌头,请展示。”
“哦。”简然应道,然后起身走到古筝前摆弄了起来。
在众人的疑惑中,古筝的琴音响起。
紧接着王妃的灵动如同天籁般的歌声响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众人听着歌声呆了。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房间里除了琴声和歌声,所有人都待在原地不敢动,生怕自己弄出的杂音破坏了这般婉转动听的旋律。
简然真是人美歌甜,而且这词这曲都是一绝。
比起姜旦的诗恐怕还要更上一层楼。
皇上不禁再一次感叹此女只应天上有,弟弟能有此女为妻,又替他生有一子,上天总算是没有辜负了弟弟。
自己的心病也得到了彻底的根治。
其实从侄儿出生那一刻,他就想过要将皇位传给侄儿的。
并且他也跟母亲谈过此事,母亲虽未赞成,也没反对。
只是让他不急于一时做决定,出于对姜氏江山的负责,还是先观察观察姜旦的成长,是否能当此大任。
哪知侄儿的表现几乎没有短板。
能文能武又会搞钱,点子又贼多。
尤其是那日弟弟出征,侄儿那番阵前喊话,虽然后面出了一点瑕疵,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行军打仗鼓舞士气他都会。
今日这文采只怕也是无人出其右。
祖宗为了拯救大炎,这次可是花了血本啊!
派了个这么强悍的天命人下来。
当然皇上心里想的,皇后并不知道,别说她不知道了,连汉王都不知道。
皇上的心思只有太后一人知道,周正国应该是知道一点,不然为何早早的就把重孙女送了过来?
并且他因为王妃在慈宁宫而避嫌,很少去慈宁宫。
都是每晚太后去送汤时和母亲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