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应该不会谋反,也许是有人故意陷害他。我们可以先把贲赫关起来,然后派使者去英布那里秘密调查一下情况。”
萧何作为旁观者,看得很清楚,但当局者却很难保持清醒。
此时的英布已经变得十分警觉和敏感,草木皆兵。
他知道贲赫跑到长安是要告发他,而且怀疑贲赫会泄露他封国内部的机密事情。
现在刘邦又派人来,这些迹象让他坚信自己的猜测没错。于是,英布毫不犹豫地决定杀掉贲赫全家,并立刻起兵造反。
刘邦听到英布起兵造反后,立刻释放了贲赫,并封他为将军。
然后,他向诸侯们询问应对之策:“英布造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诸侯们纷纷表示:“当然是派兵去讨伐他,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然而,派兵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派谁去呢?
如今的刘邦已经年迈,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连续征战,否则他可能会在战场上丧命。
自从称帝以来,刘邦一直渴望享受安逸的生活,平日里上朝都需要樊哙强行拉他出来。
现在,面对英布的叛乱,刘邦遇到的首要问题并非与昔日战友之间的手足情谊,而是缺乏可用之才。
这时,汝阴侯夏侯婴推荐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他的家臣,人称薛公。
据说,这个薛公非常有见识和远见。
夏侯婴把英布造反这件事告诉给了家臣薛公。
“本来就应该反啊!”薛公不假思索道。
夏侯婴吃了一惊:“皇上分封土地给他,封他为王,又赐予爵位,让他当上了万乘之主,这样的恩宠他为何还要反叛呢?”
“这道理很简单,皇上前年杀了韩信,去年杀了彭越,而韩信、彭越与英布三个人的功劳相当,他们三个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生死与共。
现在看到韩信和彭越都被杀掉了,英布自然会担心下一个轮到自己,因此才会起兵谋反。”
刘邦召见薛公,问他:“英布造反,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薛公回答道:“英布造反并不奇怪,但他只有三条路可走,您无需忧虑。”
刘邦好奇地追问:“哪三条路呢?”
薛公解释说:“第一条路,也就是上策,如果英布向东攻取吴地,向西夺取楚地,再向北吞并齐地,并传檄燕赵两地,让他们固守本土,那么山东地区就不再属于陛下您了。
第二条路,即中策,如果英布向东攻取吴地,向西夺取楚地,兼并韩魏两国,占有敖仓之粟,封锁成皋通道,那么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第三条路,就是下策,如果英布向东攻取吴地,向西夺取蔡地,然后把重兵屯驻于南越之地,那么陛下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安然无事了。”
刘邦听后,又问道:“那么,英布会选择哪条计策呢?”
薛公分析道:“英布原本只是骊山的刑徒,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成为万乘之主,这样的人做事情只会顾及自身利益,不会考虑百姓和后世子孙,所以我断定他一定会选择下策。”
果然,如薛公所料,英布造反时采取了下策,而这也为刘邦平定叛乱提供了机会。
刘邦听了这话非常高兴,立刻封给薛公一千户的食邑,并亲自率领军队去征讨英布。
所谓谋士,就是能够把整个国家的局势都看在眼里,并且对其中的利弊权衡得十分清楚,消除将领心中的忧虑,让君主可以安心地出征。
而薛公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谋士。
张良因为身体不好只能勉强支撑着送行到曲邮(现在陕西省临潼县南)这个地方,他对刘邦说道:“本来我应该跟着一起去,但是我的病情实在太严重了。楚人的作战风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