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已经削弱了很多。
意识到这一点,杨轩也是不由反省了起来。
不了解物价,怎么了解百姓的生活?
以后还是要多出去走走看看。
“公爷,这医书的价格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非一成不变。”
“若是常见的普通的医书,且存世量较多、保存一般,这价格可能较低,售价在几百文到一两银子不等。”
“若是由名家所着医书,这价格会高很多,几十两银子到上百两银子不等。”
“还有,若是内容独特,存世量极为稀少或有特殊意义的医书,价格极高,如前朝宫廷御医的秘籍孤本等,可能价值数百两银子甚至更高,且这种往往有价无市。”
杨轩认真听着,不由暗自点头。
他虽收集了不少医书,但具体花费多少,从没有具体过问,都是吩咐下去小虎他们办的,他只关心所找到的医书他手上有没有。
当然,也是因为他不差钱。
镇国公府名下的产业众多,暗中还有暗卫经营的产业,说是日进斗金都是谦虚。
杨轩是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
不过杨轩估摸着,自己说是大明首富应该不为过。
当然,这不算国库和皇帝的内帑。
当年给小皇帝留了四千多万两的钱财,直接就将他的老底掏的差不多了,那可是攒了几十年的家底。
现在不知道,也没统计过,距离四千万也肯定差了很多很多。
不过没关系,钱这种东西,慢慢来就是了,反正他有的是时间。
杨轩看了看刚刚说话的这位名医,又看了看众名医,笑道:“诸位也都是名家,想来所着医书少说也得几十两吧?”
“公爷说笑了,我们算什么名医?只是吃祖上留下的老本罢了!”
“若非公爷给与我等机会,恐怕我等到死也拿不出一部作品来。”有人谦虚说道。
其余人纷纷附和。
听到这话,杨轩只是笑笑,但随即脸色也是认真了起来。
“这《赤脚医生手册》本就是打算大量发行的,所以价格也没打算定多高,就按照普通医书的价格来吧!”
“南方相比于北方要富裕不少,价格就定在两百文到三百文之间,最高不超过三百文。”
“北方地区则在一百文到两百文之间,最高不超过两百文。”
这个价格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廉价。
海外白银大量涌入大明,如今大明白银的购买力比起洪武永乐时期,已经下降了不少。
普通百姓一年下来最少也能赚个十几两白银,多了二三十两,四五十两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一本医书的价格这么定价,普通百姓也是能买得起的。
当然,最大的阻碍不是钱,而是识字。
不识字,有医书也没用。
而这就要看如何宣传,以及百姓如何选择了。
像杨轩之前想的,一村培养一个识字的就够了,压力也不大。
相信在自己一家人的健康面前,百姓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