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小孩子才会做选择(2 / 3)

们这些中间商轻轻松松赚五毛钱,已经是够便宜他们了……”

何雨柱继续信口开河。

阿姨微微一愣,试探性地问道:“你是说日元吗?”

她刚说完这话就沉默下来。

现在200多日元等于一美元。

1.5红元兑换一美元。

大约一红元值一百多日元,不可能用日元做单位,那样一包面连几分都不到。

国内出厂价都已经要一块红元了,显然只能是以红元计价的。

一包面售价五红元,

确实让人难以想象。

在国内,一斤面粉才一角八分。

一包方便面还不到一斤重。

即便加上其他成本,也绝不可能超出五十美分。

这样一来,一角八分一斤的面粉价值直接翻了十几倍。

而我国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这背后的利润有多大啊!

如果真能做成这件事,

收益甚至比不锈钢出口还要高。

最关键的是,钢铁原材料会越用越少,但粮食是每年都会再生的资源。

阿姨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

“关于价格上可以让步一些。一包面四红元也很不错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确保事情顺利推进,把方便面卖到东瀛去;而且不只是东瀛,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可以尝试打开市场。”

“哦,那个面厂生产线太少了,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正好你在东瀛呢,联系那边再多进口一些生产线吧。”

“给你的地方可不小,当初不想要这么多你还觉得不够大。现在我只要你一个保证:把整个工厂都装满生产线,需要多少工人你就给我报告具体数字,遇到什么困难直接说,我会尽量帮你解决......”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几天出国吃的饭食不太对胃口。

阿姨几乎每天都会吃方便面。

对于这种食物的口味她非常有信心,不担心没有人买。

唯一令人头疼的是,当初以为这只是何雨柱的小打小闹也没怎么上心。

谁知道如今这个小面厂已经供不应求。

不然的话,靠方便面也能为国家带来不小的外汇收入。

眼下红国除了农作物以外,真正拿得出手用来创汇的商品太少了。

即使我们不锈钢焊条技术世界领先,但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压价的原因,其实并没有赚取太多外汇。

何雨柱成功推动不锈钢出口已令人惊喜,

而现在他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商机。

对此阿姨高度重视。

自方便面上市以来,瞬间在北京火遍全城。

她深知不少人早已蠢蠢欲动想要摘取成果。

如果不是因为何雨柱本身的身份背景比较稳固,

说不定早就有人说要把自己人安排进来了。

起初阿姨将这家方便面厂视为一次小小的试验并未投入太多关注。

现在她意识到该厂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所以必须要加倍重视与支持。

“阿姨...”

看到她如此态度,何雨柱也感到很意外。

想了想,终于搞清楚了状况,严肃地说:

“生产流程上的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员工培训,这需要时间慢慢来;”

“想要马上扩大生产规模,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是咱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人多。一旦培养出一批熟手工人,实行老带新,每隔两三个月就能培养一批新的熟练工,很快就不愁没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