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展现出足够的王者气派。
之前还持观望态度或者左右下注的世家名门,这回大多靠拢到李渊一方。
除去常规意义的钱粮物资供应,以及军情内应之外,最大的帮助自然就是自家子弟。
如今的长安城内名门望族子弟不计其数,各大小世家都派了人试图在唐天子麾下称臣。
这里面有人直接依附李渊,同样也有很多人投靠李建成。
这样的人一多,谢书方的重要性自然持续走低。
毕竟江左谢家虽然提来是东南名门,可是如今家业凋敝,论实力哪里比得上那些新兴豪门世家。
他之所以重新得到重要,还要多亏了徐乐。
正是因为徐乐几次立功,让李建成感觉到压力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得力武臣。
那些世家子弟不是说没用,而是他们太过金贵,又缺乏冒险精神。
这时候来投奔的,都是来摘果子的没几个愿意玩命。
玩计谋或者财货支持都行,上阵厮杀就算了。
身怀重振家业梦想的谢书方,算是这些人里面的异类。
他虽然也保持着世家子做派,但毕竟自身武艺了得,又肩负着重振家声的使命,关键时刻还是能豁出去性命搏一搏的。
就算比不了那些正宗武人,在世家子里面总算是出挑。
正是靠着这身本事和狠劲,他又被李建成倚为心腹,乃至今日更是得了这么一份要紧差事。
看着从自己嘴里不断呼出的白气,谢书方心中既是兴奋又有些苦涩。
江左谢氏,昔日何等显赫的高门,如今怎么就落到这地步?
堂堂谢家子,也得和一班粗鄙军汉爬冰卧雪,干这个苦差事,更别说这件事情本身就有些上不得台面。
这等事,也是谢家子弟该做的?
自己明明是应该运筹帷幄发号施令,然后与人手谈饮茶敬候佳音的那个才对!像这样的兵马埋伏,还有五六处,位置都是在山间林中,又或者险要小径。
各路人马总计三千之数,而伏击的目标就是这藏匿于这苍茫群山之间的千余瓦岗精骑。
这三千人乃是自李建成麾下六万大军中精心简拔的军中健儿,身手气力都有过人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或多或少有山间生活的经验,懂得怎么在山林中行动埋伏。
这支人马都是步兵,机动性肯定和瓦岗游骑不能比,所以一开始想的战法就是以逸待劳伏击杀敌。
他们的任务也非常简单:救回九娘李嫣,其他人一个活口不留!根据军情,他们眼下所处的位置距离瓦岗贼很有一段距离。
瓦岗的探子鼻子再灵,也嗅不到自己这些人的位置。
按说有心算无心之下,这种任务不算太难。
然而这任务越是简单,谢书方就越能感觉到这背后的不寻常。
这条军令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最后那四个字:一个不留!李嫣被抓这件事,李渊自然是要全力掩盖消息不让外人得知。
但是这就和河东失守一样,是根本藏不住的,尤其对于朝中高层而言,本来就没有秘密可言,更别说是这种大事情。
早在第一时间,真正顶尖权贵就已经知道消息,李建成无疑就是这其中之一。
只不过他的反应并不像普通人想象中那么强烈,甚至沉稳的让谢书方觉得不可思议。
他其实都想过是不是该想个办法把人救出来,只不过思来想去也确实拿不出太好的主意。
李建成于公于私,都应该采取行动,偏偏不动如山,装得好像全不知情。
直到昨天晚上才突然行动,简拔将士秘授军令。
如果从表面看,李建成这番行动算得上迅捷有力,是个做大事的样子。
可是谢书方到底是世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