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致是更长的时间来稳定、发展,毕竟相比于中国的南方,北方的社会、经济更为贫穷落后,而华东要标榜自己和清廷不同,自然更花费一番力气来改造发展北方的社会经济,这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
而中国南方的社会更开化、经济也更发达,因此清廷将北方的土地都让给华东,不仅是甩掉了一个大包袱,而且还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整合、准备时间,当然也是为各国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毕竟各国在中国的利益,大部份都在南方。
袁世凯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与英法两国不谋而合,于是三方又进行了数轮协商之后,终于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计划来。首先由袁世凯上本,以蒙古沦陷为由,建议清廷立刻和华东谈判讲和,随后英法两国也纠集各国公使,向清廷提出类似提议,为袁世凯背书。
如果是在蒙古战争之前,袁世凯的这份折子会在清廷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但在华东己攻占库伦,哲布尊丹巴八世无论自愿也好、被迫也好,己公开宣布脱离清廷,归顺华东的大背景下,虽然也有不少官员以此为由弹亥袁世凯,但声势明显不足许多,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华东进攻清廷,己是迫在眉捷了,不是今年年底,就是明年年初,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和华东议和成功,至少能让清廷多苟延残喘几年。
不过袁世凯的那点小心思也不是没有人看破,因此张之洞在和英法两国的公使协商时,还特意加上一条,如果不迁都南下怎么办?英法两国的公使迫于无奈,只能给出了一个‘组成联合,施行宪制,并与华东政协商权力的分配’的建议,不过一再强调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对清廷不利的。
听完了张之洞的回禀之后,慈禧转头问光绪道“皇帝,你看呢!”
光绪沉呤了一下,道“若是能和华东组成联合,施行宪制,到也可以接受,只是恐失朝廷正统,而南下迁都,则是将祖宗的基业尽丧,何况自古南迁者都无有复国之望,因此确实是难选啊。”
慈禧道“再难选也要选一个啊,总比我们娘俩坐在这里等死强,张之洞,洋人是什么态度呢?”
张之洞道“回禀太后,洋人主张迁都。”
慈禧哼了一声,道“迁都?只怕这是袁世凯的主意吧。”
张之洞道“回禀太后,这无论是不是袁世凯的主意,但迁都南方的风险,总要小些。”
光绪微微皱眉,道“何以见得呢!”
张之洞道“如今海外华人势强,朝廷势弱,一但组成联合,施行宪制,只怕是权力尽归海外华人所有,而太后、皇上的安危,全在海外华人的一念之间;而迁都南方,虽有车马劳顿之苦,沿途亦未见得有太平,但终归是无大风浪,何况南方之地本属朝廷所有,不过是校高宗南巡之游故事罢了。”
慈禧道“张之洞,这么说你也是主张南下迁都的了。”
张之洞道“回禀太后,此事关系社稷、朝廷、太后、皇上安危,臣只是陈明其中利弊,但不敢妄言决议,一切皆由太后、皇上圣裁。”
光绪迟疑了一下,道“朕到是以为,如果朝廷与华东合并,改为宪制,自有宪法约束,便是将朝政大权尽付于海外华人,他们也未必就会加害太后与朕。” 说到这里,光绪又偷看了慈禧一眼,见她没有阻止自己说下去的意思,于是接着又道 “那时各尽其责,各施其政,到也不失为可行之法,而一但迁都南下,国家南北分隔,早晚也必重开战端,生灵涂炭,未必就是好事啊。”
张之洞道“皇上所言极是,一切皆由太后、皇上圣裁。”
光绪转头看向慈禧,道“太后怎么看。”
其实从光绪的心里来说,是并不希望南下迁都,而是更赞同组成联合。因为经过戊戌变法,以及五大臣留洋考察归来所呈交的报告,现在光绪对宪制有了一定的认知,虽然宪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