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训练正式开始之前,栗文飞等人到是十分认真观察了模似构建的敌军阵地,在每个训练场布置了一段大约300多米长的阵地,纵深约有300余米,主要是由壕沟组成,另外在阵地里还有4、5个用砂袋、木桩垒成的火力点。因为在远东战争中,壕沟防线被证明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倍受各国的重视。因此德佑军的英法军事顾问发现在野战中,德佑军根本不是袁军的对手,于是干脆使用战壕战术,组建全面防和袁军打消耗战,到现在为止,也证明这套战术还是有效的。
不过元老们在观察时也注意到了,模似构建的敌军阵地壕沟并不深,大约只有2米左右,刚刚没过头顶,宽度大约为1.5米;士兵在壕沟中行动到是不受阻碍,但壕沟中并没挖防炮洞、弹药库等设施,一道防线的平行壕沟共有3条,距离大约1520米远,呈台阶状,前低后高,并有纵向的交通壕连通,但壕沟比较平直,并没有设防炮的弯角, 而在200米后,还有一道防线,再后面就是指挥部的位置,总体来看要比在远东战争中,人民军布置的壕沟防线要差得多,就连俄军、日军的战壕都不如。
看了一阵之后,栗文飞问王士珍道:“德佑军的阵地就是这个样子吗?”
王士珍点了点头,道:“这是根据我们观察的情况仿制的,虽然不敢说是完全一样,但至少也有7、8成相似。”
栗文飞点了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训练开始之后,袁军阵地中10门火炮打出空包弹,代替实弹,随后袁军的士兵跃出战壕,向德佑军的阵地推进,在推进到距离阵地约300米时,火炮停止射击,士兵推动火炮前进,而进攻的士兵中,掷弹筒兵纷纷寻找掩体,发射炮弹,免强维持对阵地的打击,突击的士兵一直推进到距离阵地50米时,前排的士兵投出手榴弹,随后冲进阵地;接着掷弹筒兵也冲进阵地,在其他士兵的掩护下,用掷弹筒打掉阵地里的火力点,其他士兵则向阵地的纵深方向突进,而且每次突进,都会先投出手榴弹,然后再向前进。一整套战术,到也有模有样。
而栗文飞等人互相看了看,小声议论了一会儿,袁军的这一套战术,和暴风突击战术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利用步兵和炮兵紧密配合,快速接近到敌方阵地,并且尽量加强步兵的火力,使步兵在近战中能够迅速的击败敌军,占领阵地。在一战后期,德国就是靠这一战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只是德军研究出这一套战术时,己是一战后期,德国的国力己不复当初,而协约国又得到了美国的助力,否则一战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当然现在袁军的这套战术,还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毕竟这是一套全新的战术,并且没有经过实战的经验,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耒,但袁军在困境之下,居然设计出这样一套战术,实在是难能可贵,也说明中国人的智慧,确实不差。
随后几天的训练,袁军训练内容也都差不多,只是一个营换一个营进行训练,俱体的效果,还是要到战场上去检验,因此顾问团决定去看看机场的选址。袁世凯父子自然是全程陪同,毕竟现在训练有王士珍、曹琨负责,物资的调度有杨度管;前线也没有什么战事,而且有段祺瑞坐镇,就算是有战事也可以放心,袁世凯父子其实也没多少公事,可以陪着顾问团到处跑。
袁世凯给华东政府选择的机场地址有两个,一个是在常德东北,洞庭湖的西岸;另一个常德西边的汤家坪一带,都是地势平坦的地区。这个时代的洞庭湖要比旧时空大,总面积为6000多平方公里,而且是全连成一片的,而在旧时空里,洞庭湖实际己被分成4块,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大通湖,共计约3000多平方公里,当然各湖之间还是有河流相通,通常所说的洞庭湖,是指东洞庭湖,而常德市滨临的是西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