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锦州(一)(2 / 3)

时俄国国内己经乱起来了。

日俄战争打了一年,俄国连连败阵,损兵拆将,丢城失地,虽然俄国国内的上层社会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但对中下层社会来说,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知识份子,小资产阶级对沙皇政府失去了信心,而且战争对俄国的社会经济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物价上涨,大量中小工厂倒闭,民众失业或是实际收入大幅下降,巨大的社会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1904年12月,一位叫加邦的神父,组织位于圣彼得堡的普梯洛夫钢铁厂的工人举行罢工,向工厂提出了包括撤销解雇决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设立工会、托儿所、、最低工资线、改善卫生条件等要求。但这些要求遭到了厂方的强硬拒绝,并威胁参加罢工的工人,如果不复工,工厂将重新招募新工人。

见罢工无法取得成果,于是加邦神父决定扩大罢工的规模。这位神父虽然是一名宗教人员,但同时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热衷于扶贫救济事业,并且持社会改良主义态度,在1902年还组织成立了贫民互助会,又称加邦协会,这时加邦协会己有万余成员,11个分会,在俄国有不小的影响力。

于是在1月18日,共有6家工厂近25000人加入了罢工行列。圣彼得堡各界认同罢工的民众不断增加,而且俄国的各党派组织纷纷发声行动,张贴标语口号,发表演说,呼应罢工,不过这时罢工行动已渐渐脱离了非政治运动轨道,加邦神父更进一步提出了召开制宪会议、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生命财产、停止对日战争等政治要求。

1月20日,参加罢工的工厂达到382间,人数达15万,圣彼得堡的治安急速恶化,同时爆发了大量的暴力、抢砸、打烧事件,整个圣彼得堡城陷入了瘫痪状态。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敢留在圣彼得堡里,于1905年1月8日带领着家人移居到圣彼得堡市南部的皇村,以躲开是非之地。而俄国政府则发出警告一旦局势不稳将动用强硬手段。并且迅速调倮了15万军队和5千警察部署在市内各重要场所以应对不测。

而局势不以沙皇的逃避而改变,反而进一步的恶化,1月22日,加邦神父组织前往冬宫的请愿游行,向沙皇递交请愿书,以表达劳工阶层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与遭受到的欺压,请求沙皇进行社会改革与终止日俄战争,并期望不要有超时的工作与合理的待遇。

最终加邦神父带领的游行队伍约3万人,虽然在沿途和警察发生了十数起小冲突,并且有人员伤亡,但总体还在可控的范围内。而队伍到达冬宫之后,人越来越多,到下午的时候达到了20余万,由于这时尼古拉二世还在皇村,因此无人出面接收请愿书,更无人出面安抚人群,人们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而守卫冬宫的士兵也越来越紧张。

下午1点30分,军队来到冬宫广场,意图驱散人群,但人群不愿离开;2点钟时,三声军号响起,军队向人群开枪射击,骑兵队则冲向人群,挥舞着马刀驱赶人群;而在托罗伊斯基桥,纳尔瓦凯旋门、尼古拉桥、海军部等地守卫的士兵也开枪射击,民众在惊慌中逃亡而争相推挤,大量的人员被打死、踩死或挤死,一直到下午5点,人群才被完全驱散。而圣彼得堡家家紧锁门户,无人出门,街上只有三三两两的大学生和工人在救助伤员和搬运死者。

1月22日是星期天,因此这一事件被称为“流血的星期天”。事情发生之后,官方宣称伤亡人数为96人死333人受伤,也有宣称死亡人数超过4000人,不过一般估计,伤亡人数应在1000人左右。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追究具体的人数己没有意义了,毕竟现在己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因此动用军队枪杀本国人民肯定不会是好事,对于正处于对日战争中的俄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流血的星期天